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广信中学、四会中学第一次联考
高一
历史
科试卷
一、选择题
1.古代埃及历法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该历法以尼罗河水开始泛滥作为一年的开始,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分一年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割季3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节日,一共365天。据此可知古代埃及( )
A.
对天文历法有了科学认知
B.
生产力水平取得了较大提高
C.
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
对水利工程的作用认识不足
2.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这一规定( )
A.
强调波斯君主专制的权力来源
B.
宣示了古巴比伦国王的至上权威
C.
标榜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D.
规范了埃及对尼罗河流域的统治
3.西非的帝国和阿兹特克人、印加人的帝国与古代其他帝国一样,都曾建立起以君主为中心的官僚体系。印加人还像波斯、罗马等帝国一样,修建了贯穿帝国的道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交通和通信系统。这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 )
A.
统一性
B.
复杂性
C.
创新性
D.
多元性
4.在查士丁尼时代,君士坦丁堡大学有来自阿拉伯、波斯、埃塞俄比亚等地的学生;阿巴斯王朝哈里发马蒙曾组织学者翻译大量由希腊文、叙利亚文写成的拜占庭书籍;在大马士革,阿拉伯人雇用了大批希腊建筑师、艺术工匠和学者,这种现象持续了几百年。由此可见( )
A.
文化繁荣成就拜占庭帝国的霸权
B.
拜占庭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
拜占庭文化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D.
军事扩展成为文明交融的重要途径
5.(
2022.6
·浙江高考·16)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
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
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
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
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6.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了玛雅文字
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
③发明数字符号“0” 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原产于美洲的可可豆被西班牙殖民者误称为巧克力豆,因物以稀为贵,在中美洲部分地区一度被当作货币使用。16世纪后传播到欧洲,随着可可树被广泛引种,以及可可豆加工技术和食用方法的不断改进,19世纪后半叶,巧克力成为大众化商品。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
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变化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
D.
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8.“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一样。……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由此可知,土豆的种植推广( )
A.
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
B.
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
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D.
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9.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在加勒比海建立甘蔗园,试图奴役当地人,但因当地人对疾病不具免疫力,纷纷死于感染。于是,殖民者开启了大西洋的奴隶交易,由此可见( )
A.
物种交流引发了奴隶贸易
B.
殖民扩张导致疾病在全球传播
C.
殖民者拓展了美洲的开发
D.
殖民活动打破了多元文明格局
10.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帆船运往南美以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丁美洲的白银则流入中国。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繁荣( )
A.
表明印度洋贸易地位日益衰落
B.
加速了拉丁美洲国家生产方式的革新
C.
为西班牙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D.
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11.传统观点解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主要有东西方商路受阻、寻求黄金、宗教扩张等说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当时欧洲落后和衰落促使欧洲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欧洲力量被挤向地中海西部和大西洋,新航路开辟因此展开。据此可知,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认识( )
A.
说明历史解释具有不确定性
B.
随
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