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
答案标号。
回答非
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尚书
·
夏书
·
五子之歌》记载:夏朝
“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
邦
本,本固
邦
宁。
”
周成王曾反复告诫康叔:
“
古人有言曰:
‘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
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监抚于时
?”
上述内容表明
A.
民本思想在先秦时已有体现
B.
先秦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挑战
C.
周天子欢迎百姓对自己监督
D.
原始民主遗风推动夏朝长治久安
2.
《史记
·
西南夷列传》记载:
“
及元狩元年
(
公元前
122
年
)……
骞
(
张骞
)
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
(
古印度
)
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
(
汉武帝
)
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
”
汉武帝派人
“
指求身毒国
”
A.
是古代中
印直接
交往的史证
B.
旨在联合身毒国扼制匈奴
C.
导致佛教由此路线传入中国
D.
利于西南丝绸之路的探索
3.
宋代张载认为,宇宙万物都来自同一个
“
气
”
。因此,世人和万物都是一体,
“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
藐
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
。这一思想
A.
阐述了天下为公的内涵
B.
蕴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C.
明确了格物致知的方向
D.
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色彩
4.“
万里茶道
”
是
17—19
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展直抵欧洲,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俄国人将其称为
“
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
”
。这说明当时
A.
清朝闭关政策发生转变
B.
中外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
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
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5.1915——1918
年《新青年》第
Ⅰ
卷至第
5
卷
, “
社会主义
”
一词共出现
34
次
;1919
年《新青年》第
6
卷
,“
社会主义
”
一词出现
104
次
(历史试题试卷)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