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语文下

安徽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中试卷 含参考答案 安徽省 2023年 2022年 格式: DOCX   12页   下载:1226   时间:2024-03-08   浏览:20279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安徽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安徽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1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1 级高二下学期 4 月期中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 ( 35 分 ) ( 一 ) 现代文阅读 I ( 本题共 5 小题 , 17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 5 题。 材料一 : 中国书法产生、衍变的历程和中国文字密不可分。在印刷术广泛应用之前,文字需要以书写来呈现,汉字之美也通过书法的形式得以展现。文字与书法不仅是记录中华文明的工具与载体,更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字与书法的起源和发展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包括从河图洛书、仓颉造字的传说,到仰韶等象形符号文字雏形,再到代表着文字成熟的甲骨文以及夏、商、周三代吉金文字,秦汉石刻书法、南北朝书刻与题记、隋唐碑刻墓志、历代法帖墨迹,等等。中国书法的篆、隶、楷、行、草诸书体,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及文字的变革同频共振,留下了大量的书法资源和文化瑰宝。如何进一步让优秀的中国书法文化资源在当代得以弘扬,真正“活起来” , 是时代赋予我们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伴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深入开展,丰富的书法资源将得到更系统的挖掘整理和展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应守正创新,对书法文化资源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系统梳理和探寻书法资源的当代价值。特别是对新出土发现的大量简牍帛书、金石碑刻等,应尽快整理、深入研究。不仅要在学术领域产生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更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群众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书法通识类读物,并要注重新媒体的运用推广,让优秀的书法文化资源在当代多元立体化展现与传播。 在文旅融合的发展领域,要重视加强书法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泰山上,历代名人名家书刻题记将书法的人文精神融入自然景观 ; 在故宫、苏州园林,书法匾额、楹联和建筑与环境艺术融为一体,体现文化价值……而在当代文旅发展中,特别是一些文化主题景区和街区打造和提升中,依然存在对优秀的书法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利用不够、运用水平不高的现象,不少景区甚至存在“俗书”、“丑书”、错别字充斥的现象,应予以充分重视和尽快整改提升。此外,一些书法文化资源丰厚的省份,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好相关资源,推出特色文旅项目,在提升文旅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地域厚重的历史文化形象。 在文创领域,也应创新利用方式,充分发挥书法资源的文化价值。书法文创不应只局限于传统的文房四宝相关产业,应结合新形式和数字化思维,推出承载着中华文明符号的文化产品,通过继承、转化、升华,精心提炼书法文化的经典元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传播载体,进一步加强书法文化的影响力,让中国书法充分展现中国符号,彰显中国精神,传播中华文明。 ( 摘编自刘灿辉《发掘书法资源的时代价值》 ) 材料二 : 近年来,中国书协举办的主题性大展将记言录史式的文本创作放到了重要位置,备受瞩目的“伟业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书法大展” ( 以下简称“伟业” ) 、“征程 : 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 ( 以下简称“征程” ) 等,即是新展览模式的成功范例。那么,大展的文本范式效应体现在何处 ? 其一,明确文本的意义与价值。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争座位帖》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臻于化境的书 法造诣固然十分重要,但饱含情思的文本更加重要。人的精神与格调是决定某件书法作品历史定位的终极要素,而文本即是其中一项重要衡量指标。“大展”之“大” , 绝不仅在于数量多,品类繁,更体现在主题的鲜明上。“人民性”反映了书法艺术的当代价值,创作者通过撰写反映时代精神的文本,进而推动当代大众书法审美能力的提升。“伟业”“征程”等大展正是紧扣了时代主题,精心策划文本,选取重要历史文献,让创作者深入一线,体验式写作。作品文本折射出的坚韧不拔、质朴厚重的中国精神,使得创作者与观展者在内心深处都饱受震撼,这是“艺”“文”共振的效果。 其二,通过主题性大展,引导书法创作者如何认识文本,撰写文本。创作者的书写素养体现在写作水平与书写技巧两方面,这种基本文史知识与写作能力素养是当代书法创作者亟需提升的。有人认为,书法创作以白话文为体裁,不能体现古韵。其实放眼中国文学史,文体的发展演变都是在雅与俗的更替中前行。以启功先生为例,欣赏他留下的大量白话文书法创作,真有如沐春风、真实可亲之美。文言文 ( 古体诗词 ) 也好,白话文也罢,只要文本富有思想,立意鲜明,情愫饱满,就丝毫不会影响作品的表现力。“伟业”“征程”等大展的成功,也在于引导创作者发掘文本的这种特征。记言录史是主题性大展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崭新变化,都是书法创作者深刻认识中国精神的源头活水。而深入基层,探寻榜样的足迹,更震撼了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所谓“记言”绝不是写流水账,而是记录思想与精神。当然,要提升文本的撰写能力,实践采风只是必要的一种方式,学习古代书法作品中的“文”更不可缺少。中国书法史上的文本,包含了诗
安徽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