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
2024
-
2025
学年高二
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阿
Q
正传》的精髓就在对
“
阿
Q
相
”
的有力的揭发。
事实上失败或屈服的时候,便有
“
精神上的胜利
”
聊自安慰,于是
“
反败为胜
”
,睡觉也酣甜了。
阿
Q
的名言,所谓
“
被儿子打
”
,所谓
“
我的祖宗比你强
”
,就是他
“
精神胜利
”
的哲学。
赵太爷或赵秀才的大棍子打来时,照例是不敢抵抗;假洋人的小手杖打来时,也是无抵抗;但在阿
Q
视为平辈或低一辈的王胡小
D
之类像朋友似的走近阿
Q
的时候,阿
Q
便要拿身份,甚至想建立他的威权了,虽然结果常常只有
“
精神的胜利
”
,可是阿
Q
的
“
壮志
”
永远不会消沉。
这便是所谓
“
阿
Q
相
”
,也就是身受数千年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孟嫡传教育的中华国民的普遍相!
《阿
Q
正传》出世以后,
“
阿
Q
相
”
很受人讥笑了;但是讥笑尽管讥笑,
“
阿
Q
相
”
仍然流露在芸芸大千的社会现象中。特别在九一八国难以后,
“
阿
Q
相
”
的
“
精神胜利
”
和
“
不抵抗
”
总算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但
“
阿
Q
相
”
又不能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因为同是黄脸孔的中国人——东北义勇军过去一年来都在浴血苦战!这原因大概就是那些投身义勇军的东北老百姓没有受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孔、孟嫡传的心法。
这一点上,
“
阿
Q
相
”
的别名也就可以称为
“
圣贤相
”
或
“
大人相
”
。
(摘编自茅盾《阿
Q
相》)
材料二:
1951
年,冯雪峰发表《论〈阿
Q
正传〉》,文章从鲁迅是政论家,是战斗的启蒙主义者的认定出发,对阿
Q
的精神反思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
阿
Q
主要是一个思想性的典型,是阿
Q
主义或阿
Q
精神的寄植者,这是一个集合体,在阿
Q
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
Q
主义,也就是鲁迅自己在前期所说的
‘
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
”
。
这就是著名的
“
思想性典型说
”
与
“
精神寄植说
”
。观点一提出,立即遭到驳难,但随之另一种庸俗的阶级论观点泛滥了。《用土改医治阿
Q
》之类的文章牵强附会地把阿
Q
与现实挂起钩来,纷纷给阿
Q
划定阶级成分,主要根据是阿
Q
说过
“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
。为了纠正阿
Q
典型研究的错误倾向,何其芳发表著名论文《论阿
Q
》。文章以
文学名著中的诸葛亮、堂吉诃德等不朽典型为例证,说明某些性格上的特点,是可以在不同的阶级的人
【语文】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