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古代印度文明史因
20
世纪初考古发现被上推到公元前
3
千纪。古代西亚文明最初只有《圣经》的零星记载,
19
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了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古巴比伦等文明。这表明( )
A.
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是不确定的
B.
考古发现能够创造新的古代文明
C.
古代文明史的研究在过去重视不够
D.
历史研究需要不断了解学术前沿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
19
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了大量遗址、泥版文书,才发现了苏美尔、阿卡德和古巴比伦等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有助于了解历史,更好地服务于历史研究工作,
D
项正确;
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A
项;
B
项说法错误,古代文明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排除
B
项;
C
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
C
项。
故选:
D
。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方法,要求学生结合史学研究的方法的表现和影响的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的方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
.
中世纪的西欧土地往往凝聚着封君与封臣多层次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土地的支配权受到封臣的制约,封臣对土地的支配权受到封君的制约,这致使土地买卖、转让受到严重限制。上述状况( )
A.
推动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B.
维持了政治上的分裂局面
C.
导致封建庄园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D.
有利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多层次的权利和义务”“受到封臣的制约”“受到封君的制约”“土地买卖、转让受到严重限制”,这说明当时西欧土地所有权的不完整性,使得所有权的转让受到限制,这从经济上维系了当时的分裂割据状况,
B
项正确;
材料中的内容使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相对困难,排除
A
项;
材料是限制土地兼并,不利于庄园经济壮大,排除
C
项;
庄园制度与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
D
项。
故选:
B
。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欧洲,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中世纪欧洲,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
公元
10
世纪后,日本庄园领主纷纷以各种借口向政府施压,提出免租及禁止各级政府行政人员干预庄园事务的要求,即所谓“不输不入”。中小庄园主为了获得特权,纷纷以出让部分庄园收入为代价把土地寄进给中央权贵或地方豪强,以求保护。这反映了当时日本( )
A.
土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