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考模拟 语文试卷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山东省 济南市 格式: DOCX   26页   下载:3   时间:2025-05-17   浏览:15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版.docx 第1页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版.docx 第2页
剩余2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5 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给弟子鲍桂星的书信中,姚鼐明确提到其“平生论诗宗旨”是“镕铸唐宋”。此信开首有“今年闻与馆选,极欣慰”之语,鲍氏嘉庆四年成进士,馆选庶吉士,此时姚鼐已是六十八岁的老人。姚鼐在其言论中常用“镕铸”指示如何学诗。他评价业师刘大櫆的诗文“能包括古人之异体,镕以成其体”,“馆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广泛向古人学习,甚至“古人之异体”也即相对立的因素都可为我所学;二是形成自己的面貌,也即“成基体”,二者即是明清诗学中一直争辩不休的模拟与脱化问题。 在姚鼐看来,学诗的初始阶段是模拟,先模拟一家,达到“似”的程序,再更换另一家;经过多次模拟,掌握多家的路径,自然能将古人之精华熔于一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只有在坚持不懈的模拟基础上,才能脱化;不从模拟入手而急于求脱化,则不可能有所得。因为强调模拟,所以姚鼐对前后七子模拟之风尽管有批评,但亦将其视为正宗:“比拟诚太过,未失诗人葩。”镁谦益讯讽右子的学诗方式,姚鼐痛诋之云:“近世人习闻钱受之偏论,轻讥明人之摸仿,交不经模仿,亦安能脱化?”正因如此,姚鼐学诗“从明七子入”。模拟是学诗的基础脱化是高级阶段,而终极目标是追求“自成一体”的成效。 对于由模拟到脱化的过程,姚鼐有深刻的体会。学诗的第一阶段,是田不似到似。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初学者对前人之诗了解不深,故模拟时很难学得像,必然进入一个苦闷的境地。度过此种苦闷的阶段,才能有所心得,达到似古人的地步。所以由不似到似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又是必经之径。在《今体诗钞》中,姚鼐往往点出某诗学某人,并且指出模拟达到的阶段,如评储光羲《寒夜江口泊舟》、綦毋潜《若耶溪逢孔九》及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云:“似孟公。”评丘为《题农金》云:“似右丞。”显然,达到似某人的地步已属不易。 由似到脱化,也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天启”才能实现。功夫是基础,模拟求似的阶段必须“多读多为”。而在由似到脱化的阶段中,功夫的作用虽不如前一阶段,但仍不能脱离。对于“天启”,姚鼐有时用“禅悟”来解释,他告诫侄孙姚莹云:“凡诗文事与禅家相似,须由悟入,非语言所能传……欲悟亦无他法,熟读精思而已。”熟读精思到一定的程度,即可顽悟,形成自己的面貌。他评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云:“从小谢《离夜》一首脱化来。” “馆铸唐宋”即以唐宋两代诗人为模拟对象,姚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