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7
月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
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Ⅰ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8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山西陶寺遗址发现墓地有一千多座,可以分为大、中、小型。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极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这说明当时
A.
已出现等级分化
B.
具备成熟国家形态
C.
手工业较为发达
D.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答案】
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山西陶寺遗址的墓葬分为大、中、小型,大墓随葬品丰富,小墓则极少甚至一无所有,这说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差距和等级分化,不同阶层的人在墓葬规格和随葬品上有显著差异,
A
项正确;选项
B“
成熟国家形态
”
和
D“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缺乏直接证据支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
项、
D
项;选项
C“
手工业较为发达
”
虽然可能正确,但不是题干现象的直接说明,排除
C
项。故选
A
项。
2.
战国时期,养牛业发展迅速,各国对牛的饲养十分重视,出现了一批专门牧牛的人。这表明当时
A.
井田制盛行
B.
兼并战争结束
C.
郡县制推行
D.
牛耕技术推广
【答案】
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养牛业的发展和对牛的重视,反映了牛耕技术的推广,而牛耕的推广是当时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表现,
D
项正确;
“
井田制盛行
”
的说法与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的史实不符,排除
A
项;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而且材料
【历史】2024年7月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解析版)(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