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一中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
1
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纲要下册第一三单元,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吴于魔、齐世荣主编的《世界上古史》中提到,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巨大革命,这场革命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此,人类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转为利用、改造自然。这场革命指的是(
)
A.
早期国家的形成
B.
建筑技术的进步
C.
原始农业的产生
D.
商业分工的出现
2.
下图呈现了棉花栽培在欧亚非大陆的传播情况。这表明(
)
A.
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
B.
古代文明交流内容单一
C.
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D.
农耕文明具有扩展能力
3.
希腊史学形成之初,历史叙述多涉及公众的记忆,史书的价值只有在城邦的语境中才能得以体现。希罗多德也承认,《历史》需要保存公众的记忆,使人类的丰功伟绩不被遗忘。这体现了古希腊(
)
A.
人文主义精神
B.
城邦至上原则
C.
道德至上观念
D.
英雄主义情怀
4.
在古巴比伦王国,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贵族和商人等也拥有土地;古希腊城邦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贵族或富人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这些均反映了欧亚奴隶社会(
)
A.
帝国崇尚军事扩张
B.
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C.
生产关系形式多样
D.
贵族阶层实力较雄厚
5.
根据下图信息,判断下框中应填入的历史概念是(
)
A.
中央集权
B.
神权至上
C.
君权神授
D.
天人合一
6.
下图为古代世界的帝国扩张示意图,在该帝国统治下(
)
A.
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B.
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
C.
罗马法体系推动社会发展
D.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7.
在古埃及,哈皮神被人们尊为尼罗河神,他的基本职能是掌管尼罗河。每年尼罗河泛滥时,上自法老,下至埃及的普通民众都会对哈皮神进行崇拜和祭祀,祈求有一个好的丰收。这反映出古埃及(
)
A.
法老借助宗教神化王权
B.
农业的产生依赖大河流域
C.
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D.
人们对自然力的敬畏之情
8.
古印度的《摩奴法典》规定:“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因为奴隶没有任何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他不占有主人不能夺取的任何所有物。”这表明(
)
A.
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
B.
财产多寡是划分种姓的依据
C.
法律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D.
婆罗门掌握古印度经济大权
9.
《天方夜谭》其中一个故事描述道:巴格达城的穷脚夫帮一个妙龄女郎在一个基督徒开办的商店里购买了一个金币的橄榄,又来到一家水果店,买了叙利亚苹果、土耳其品椁、阿曼梅子、大马色睡莲、伊拉克密胡瓜、埃及柠檬、撒尔他尼橙子,还买了伊朗、阿富汗等地特产和亚历山大的蜡烛、香水等手工业品。这反映了该地(
)
A.
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B.
沟通世界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C.
基督教文化特征比较明显
D.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10.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古代中国等早期文明和一些帝国建立了君主制,其中绝大多数文明建立的是集权政治,这说明(
)
A.
古代文明之间政治制度相互影响
B.
君主制的推行具有其一定合理性
C.
古代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性
D.
古代都是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11.
奥斯曼帝国认为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者,只要对帝国苏丹宣誓效忠,接受某种附庸地位,就可以继续维持自己的贵族身份,甚至可以管理原来的领地。在奥斯曼征服其他地区的过程中,无论是军事精英还是宗教精英,通常都会不带歧视地被纳入奥斯曼人的管理体制中。这反映出奥斯曼帝国(
)
A.
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
B.
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C.
政治体制极具包容性
D.
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12.
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有一个专用词汇谓之“撤回忠诚”。这说明当时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
)
A.
双向的权利与义务
B.
相对的自由与平等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属于行政管理关系
13.
如表所示为欧洲中世纪教育的演变过程(节选)。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教育演变的根本原因是(
)
时间
表现
中世纪早期
主要是在修道院或教会学校里进行,课程以神学经典和宗教信条为核心,几乎不涉及现实生活
11
世纪
在城市中兴起了新型学校,这些学校与教会的联系削弱了,而直接与城市的世俗生活紧密结合。这种学校有两类,一类是城市或行会的拉丁语学校,另一类是城市或私立的写作和算学学校
12
世纪
中世纪的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中兴起
A.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基督教会权威的下降
C.
城市市民阶层的壮大
D.
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14
.
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如图出自
1330
年前后德国海德堡的手抄本。它描绘的是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的西欧(
)
A.
婚姻自由得以实现
B.
教会控制社
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