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语文下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福建省 2024年 2023年 格式: DOCX   18页   下载:1   时间:2025-06-26   浏览:9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 2023 - 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 “ 天命靡常,惟德是亲 ” 。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 天命 ” 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 “ 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 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 “ 天命 ” 与 “ 性 ” 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 “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 这里的 “ 天 ” ,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 “ 性 ” 。 “ 命 ” 和 “ 性 ” 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 “ 仁 ” 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 “ 仁 ” 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
【语文】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