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
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Ⅰ
:本大题共
30
小题
,
每小题
1
分
,
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
,
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
,
这些文字将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种文字是
A.
隶书
B.
甲骨文
C.
楷书
D.
楔形文字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河南安阳)。根据材料可知,甲骨文正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而且殷墟遗址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与甲骨文发现的地点和时代背景都相符,
B
项正确;隶书是汉代发展成熟的一种字体,并非刻在龟甲、兽骨上,排除
A
项;楷书形成于汉末,与刻在龟甲、兽骨上以及殷墟遗址没有关联,排除
C
项;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没有关系,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下列改革中
,
实行重农抑商
,
奖励耕战
,
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庆历新政
”
D.
王安石变法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为正向题。根据题目具体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A
项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汉化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排除
B
项;
“
庆历新政
”
主要针对官僚制度等进行改革,排除
C
项;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教育等多方面,没有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
秦朝末年
,“
斩木为兵
,
揭竿为旗
”,
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
A.
黄巢
B.
张角
C.
刘邦、项羽
D.
陈胜、吴广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为正向题。根据题目具体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秦朝末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
项正确;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时间不符,排除
A
项;张角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领袖,时间不符,排除
B
项;刘邦、项羽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参与反秦斗争,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
三国时期
,
孙权建立的吴政权定都于
A.
建业
B.
长安
C.
洛阳
D.
成都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为正向题。根据题目具体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三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历史】2025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