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
4 名著阅读
一、《经典常谈》
1.“他们的说辞却不像春秋的辞命那样从容宛转了。他们铺张局势,滔滔不绝,真像背书似的;他们的话,像天花乱坠,有时夸饰,有时诡曲,不问是非,只图激动人主的心。”选文中的这段话出自《经典常谈》中的
篇,文中的“他们”指
。(
)
A.《辞赋第十一》。“他们”指汉代的东方朔、刘向、班固、张衡等人。
B.《<尚书>第三》。“他们”指济南伏生、传经的儒者
C.《<战国策>第八》。“他们”指战国时期的策士。
D.《文第十三》。“他们”指战国时期的说客。
2.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四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3.下列对两部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文学大家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经典常谈》这本书不“板着脸说话”,而是平铺直叙,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D.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 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
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
“
后世圣人
”
造出来的。这
“
后世圣人
”
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的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
②
“
仓颉造字说
”
也不是凭空起来的。秦以前是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字体因世、因国而不同,官书虽是系统相承,民间书却极为庞杂。到了战国末期,政治方面,学术方面,都感到统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
“
一个
”
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
③识字是教育的初步,识
专题04:名著阅读-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