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语文下

湖北鄂东南级示范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中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3年 2022年 湖北省 格式: DOCX   12页   下载:6697   时间:2024-03-08   浏览:114463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湖北鄂东南级示范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湖北鄂东南级示范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1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 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5 小题。 材料一: ①羁旅行役是唐代驿站题壁诗的核心主题。在社会政治方面,唐太宗鉴于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途,为了平抑门第,他一方面命高士廉选《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延揽人才,促成唐代文人从初唐时期就怀抱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唐代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吸引他们不但孜孜于游宦,也汲汲于从军。从唐初的“四杰”到五代的罗隐、徐铉,三百多年间成千上万的文人学子始终以入世的态度在漫漫古道上风尘劳顿,跋涉不已。即便是失意而出世,也都以名山大川为精神寄托而继续遨游四海。驿站就是古道上温暖的栖息之地,因此,驿站题壁诗多以羁旅行役为抒情主旨。 ②感物即兴是唐代驿站题壁诗的最富于审美情趣的主题,蕴涵着创作主体体物入微的诗人意趣。驿站是漫漫征途的落脚点,随着旅途的深远,山水佳境,人事百端,风物民情,土俗乡音,一一展现眼前,唤起了诗人超出日常熟悉情境的新鲜特异的审美意趣。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写道:“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岑参四十岁赴北庭,抵金城(今兰州),宿临河驿,近处有金城关,为历史上著名雄关。虽然黄河与雄关表征着边地险峻,驿楼内的树木、鹦鹉、香花却如同江浦风物,唤起诗人隐逸的向往。白居易《桐树馆重题》“阶前下马时,梁上题诗处。惨澹病使君,萧条老松树。自嗟还自哂,又向杭州去。”白居易从中书舍人任上改为出守杭州任刺史,由于满意这个地方的这个职位,路经故地,重又题诗,愉快上任的心情溢于言表。 ③怀古伤逝是唐代题壁诗最富于历史意识和生命意识的主题。驿站环境或驿站建筑往往因其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亲人朋辈甚至心爱动物相联系而引发诗人思古幽情、伤逝悲情。唐代长安、关中通往汉中、四川的蜀道是几条富于历史蕴藉和现实价值的古道。历史蕴藉主要是三国文化,现实价值主要是天府之国从来就是关中京畿的直接后方,秦蜀一体,唇齿相依,玄宗奔蜀即一例。唐代许多著名诗人创作了大量蜀道诗。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驿站题壁诗,有的偏于纪行,有的偏于咏史。蜀道上朝天峡附近的筹笔驿、汉中城外的“天下第一驿”褒城驿是题诗最频的驿站。 (摘选自瞿明刚《满壁存亡俱是梦——唐代驿站趋壁诗的审美观照》) 材料二: ①题壁诗,即题写在墙壁厅柱之上的诗。这种方式曾风行于唐朝。有唐三百年,以这种方式发表的作品数量巨大,其文学价值也不容忽视,可以说是一笔值得关注的重要文学遗产。 ②唐人题壁诗发达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文人雅士出行的机会颇多。《玉泉子》载,郑絪为御史,于商山道上歇马亭见一胜景,欲题诗于亭,“顾见一绝,染输尚湿,絪大讶其佳景,时南北无行人顾左右,但向来刘景在后二里。”原来刘景先行至此,即兴题诗,郑絪后至,欲即兴题诗,却被同行的刘景抢了先。由此可知行人前后相续是题壁增多的原因之一。 ③然而话说回来,出行起金多并不足以构成题壁繁荣的唯一关键原因。一个明显的对比是,除唐代外,宋元明清也具备这样的条件,可这些朝代的题壁,却反而不及唐代之多,这说明另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唐人题 壁之所以发达,重要客观因素之一是唐代纸张价格高,不易得,无法满足文士高涨的文学创作需求。既喜爱作诗又无处得纸,抑制不住创作冲动,就采取变通的办法题壁。如诗僧寒山与其友拾得过从甚密,每当灵感爆发即欲题诗,苦于无纸,只好将所得诗句题于树间石上。爱题诗的文人中,寒士尤多,他们生活窘迫,不可能备有大量纸张,于是树叶、树干、竹子、石壁、布帛、衣带、门窗……都被他们当作题写的材料。官衙寺院的墙壁多经粉刷,楹梁门柱光滑,最便题写,故题诗尤多。 ④从主观原因上说,题壁繁荣与文士表现自我露才扬名的心理动机有关。不难看出,题壁多集中在馆驿宫观寺庙岩洞等处。这些地方交通便利,游客众多,借助题壁这一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文采风流,能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恐怕是带有普遍性的创作心理。爱在风景秀丽之地题诗,事实上也确是唐代士子间很流行的一种风尚。《太平广记》卷三三《马自然》:“又南游霍桐山……有游行处,或宫观岩洞,多题诗句。”这样形成的题壁景观,在唐代不知凡几,从塞北的荒原废馆到江南的寺观楼阁,从邮堠、乡校、逆旅行舟之上,到巴山蜀路上的栈道之间,乃至瘴乡蛮境的石洞石林深处,都有唐人题刻。 (摘选自李德辉《唐人题壁诗诸问题探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 .唐代重新评估士族,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延揽人才,这些举措促成唐代文人从初唐时期就怀抱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B .驿站是漫漫征途的落脚点,旅途中的山水佳境、人事百端、风物民情、土俗乡音等能唤起诗人新鲜特异的审美意趣。 C .唐代文士在漫漫
湖北鄂东南级示范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