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饶平二中第二学期高一级期初考试
历
史
试卷共5页,卷面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道,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陕西姜寨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铜片和铜管,山东三里河遗址也发现有4000年前龙山时期的铜管。材料能够证明此时期( )
A.
先民已使用铜器
B.
古国文化璀璨繁荣
C.
当地能冶炼制铜
D.
文明进入金属时代
2.
东汉后期,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主要因为其活动触犯了( )
A.
宦官利益
B.
外戚权势
C.
皇帝权威
D.
士族权益
3.
隋唐科举制不问门第,“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不论家庭出身和品级等第,只要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就能跻身官僚阶层。这样的选官制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种“士庶天隔”的九品中正制有天壤之别。据此可知,科举制( )
A.
推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B.
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C.
消除了社会阶层的同化
D.
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4.
宋代以“三帅”分别管理禁军;设立“二府”和“三司”,让枢密使和宰相“对掌大政”;又规定财政收入由各路的转运使主管。由此可见,宋朝政府运作推崇( )
A.
强干弱枝
B.
崇文抑武
C.
内重外轻
D.
事权分立
5.
元朝时期,有郭守敬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等成就。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
A.
程朱理学
发展
B.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
江南经济的繁盛
D.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6.
如表反映了1661—1859年清朝土地与人口变化概况。据此可推知,当时( )
时间/年
1661
1724
1753
1766
1812
1833
1859
耕地面积/万顷
549
724
780
781
791
742
772
人口/亿人
1.05
1.31
1.84
2.08
3.62
3.99
4.32
A.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B.
清朝国运由盛转衰
C.
国内经济异常繁荣
D.
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
7.
骆秉章、曾国藩、李鸿章等在与太平天国对抗
同时,先后在长江流域各省推行“减赋”。其主要用意是( )
A.
筹集湘军、淮军军费
B.
建立天下大同的社会
C.
建立反英法联军联盟
D.
与太平天国争夺民心
8.
1901年,慈禧太后与朝臣希望在大乱之后迅速举行乡试,以团结士心和恢复清政府权威,而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联合表示反对,迫使清廷同意东南各省乡试延期举行。该现象反映了清政府( )
A.
大力的推行“皇族内阁”
B.
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C.
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D.
成功挽救统治危机
9.
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记载,1907年全国各级各类学堂共3万7千余所,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一百万人,学习内容除传统的儒家经典外,增添了自然科学、绘画、手工、外语等课程。与此同时,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这反映出( )
A.
清末新政推动了社会变迁
B.
废除科举彻底改变了国人思想
C.
留学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D.
近代文化教育在全国得到普及
10.
1917
年
4
月
1
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二号,其中刊登了毛泽东同志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指出“国力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材料表明(
)
A.
毛泽东思想处于萌芽时期
B.
鸦片输入败坏了国人体质
C.
毛泽东主张塑造民族精神
D.
《新青年》重视体育报道
11.
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的大量群众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面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由此可知,中共二大
A.
强调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B.
认为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
C.
对国情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D.
正式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12.
美国国务院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作为一种对比,“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据此分析,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
A.
军队装备
B.
外部支持
C.
民心向背
D.
腐败问题
13.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我们
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一说法的历史依据是
A.
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诞生
B.
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C.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4.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发展
B.
农村生产工具的改变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15.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
广东饶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检测试题 历史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