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9
非连续性阅读(优选真题40题)
(解析版)
温馨提示 经典基础题17题
,
优选提升题23题
(2023下
·
浙江温州
·
八年级温州市联考期中)
在制作文化民俗的手账时,小语收集并整理关于风筝的资料,以此弘扬传统文化,阅读下面资料,完成各题。
◎
材料一
风筝的起源
风筝,北方为
“
鸢
”
,南方称
“
鹞
”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是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中记载
“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
”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直至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
“
纸鸢
”
。那么,风筝的称呼从何而来呢?据记载,五代时期的李邺放纸鸢,在纸鸢的头部,以竹为笛,当风筝飞行的时候,它能发出像筝一样的声响,于是就有了
“
风筝
”
这一称呼。
◎
材料二
风筝飞翔的原理
当精巧的风筝自由翱翔于蓝天时,我们不禁会好奇,风筝是如何停留在空中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拽住线轴时,风筝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AB代表风筝,它一共受到以下几个力的作用:风对风筝产生的向上的扬力F扬,线对风筝产生的斜向下的拉力与风筝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合力F合。当______风筝就又能稳稳地在天空中翱翔了。
◎
材料三
_______
人们放飞风筝不只是为娱乐,筝面上彩绘题材丰富、色彩瑰丽,表达了人们祈福的美好心理。比如蝙蝠取
“
福
”
字谐音,放飞五只蝙蝠代表了
“
五福临门
”
,放飞更多只蝙蝠代表着
“
多福多寿
”
,而红色蝙蝠寓意
“
洪福齐天
”
。风筝外形多由几何图形构成,其六角、八角和正方形的设计,据说与象数和五行学说一脉相通,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和合共生。这种几何图形构成的外形结构,面面相对、角角相接稳定且富有美感,进而令人赏心悦目。
鲳鱼鹞,它是温州特有的风筝,外形似鲳鱼的风筝,这可能跟地域有关,温州靠海,温州人接触鱼类海鲜较多,制作步骤也很简单,扎、糊、绘。风筝源自人们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内心情感物化的体现。风筝高高飞上天,承载的是浓郁的乡土情怀,难忘的童年记忆,还有人们在千百年间传承的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
◎
材料四
_______
温州刘氏风筝制作技艺始于清末民初,家族世代相传。最初创始人刘益卿曾以竹篾扎制会喷水的龙头风筝,构思精巧,形神唯妙,为人称
专题10 非连续性阅读(优选真题)40题-备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全国通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