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百师联盟
2023-2024
学年高一下学期
5
月联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元前
7500—
前
5000
年,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由采集、渔猎逐渐转为农耕并定居,部分人还拥有了可以支配的剩余粮食和生活必需品。这(
)
A.
反映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
体现了社会分工的最终形成
C.
推动了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
D.
说明人类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答案】
C
【解析】材料所述现象体现了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这一变化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从而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
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情况,排除
A
项;
“
最终完成
”
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排除
B
项;公元前
3500
年左右,两河流域地区最早进入文明社会,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两河流域位于亚、非和欧三大洲的交界处,其外部濒临大海,内部则河流密布,对外对内交通都极为便利。两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大体可以分为丘陵、平原和沼泽三种类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类型。这一自然条件有助于解释两河流域(
)
A.
宗教信仰和习俗统一性
B.
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C.
文化的渊源具有相同性
D.
文明演变呈现出连续性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所示为两河流域地理位置的相关信息,
“
位于亚、非和欧三大洲的交界处
”“
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类型
”
,这些自然条件都有利于两河流域形成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文化,
B
项正确;这一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相互影响,但
“
统一性
”
说法不符合
史实,排除
A
项;
“
文化的渊源具有相同性
”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材料更多强调了自然环境对两河流域文化的影响,但不能说明文明演变出现连续性,
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亚历山大远征的区域涉及希腊、波斯、埃及、印度等文明,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
“
世界国家
”
一词由此诞生。亚历山大远征促使(
)
A.
希腊
【历史】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