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人生活中,春和秋是最好的两个季节。春天东风应律,万物昭苏;秋天更好,春华秋实,春种秋收。故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叫作《春秋》,好像没有夏天和冬天似的。歌颂春天的诗比比皆是,歌颂秋日的经典脍炙人口,如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李白的“黄鸡啄黍秋正肥”……在欧洲,秋天亦为收获季节,但欧洲作家( )以颂歌抒写秋天,如济慈有《秋颂》:“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雪莱的《西风颂》也是颂歌。西风是( )着悲凉和豪迈,带着哲理性的。
虽然它是悲伤的,但又是甜蜜的;它催促新芽,但是又使树叶凋零。
雪莱说:让我变成你,像你一样轻灵,像你一样强壮,像你一样雄浑,像你一样的不驯啊,不受( )。但中国古典诗歌不同于欧美的歌颂传统,审美性质大幅度超越秋收的实用功利,悲秋主题源远流长,悲秋杰作数不胜数。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到曹植的“秋风发微寒,寒蝉鸣我侧”,悲秋逐渐成为中国诗歌的传统母题。
1
.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
)
A.
往往
融合
约束
B.
往往
包容
控制
C.
每每
包容
约束
D.
每每
融合
控制
2
.
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A.
它是悲伤的,但又是甜蜜的;它虽然使树叶凋零,但是又催促新芽
B.
它虽然使树叶凋零,但是又催促新芽;它是悲伤的,但又是甜蜜的
C.
它虽然催促新芽,但是又使树叶凋零;它是甜蜜的,但又是悲伤的
D.
它是甜蜜的,但又是悲伤的;它虽然催促新芽,但是又使树叶凋零
3
.
下列和选段相关的文学常识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
A.
《春秋》是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对《春秋》补充、阐发的作品。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均为古体诗。
C.
辛弃疾号稼轩,南宋词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其婉约风格的代表作。
D.
雪莱,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作家,代表作除了《西风颂》之外,还有《致云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