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庐巢联盟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
历史
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尼罗河为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并且在它历史的上半期,没有强邻的侵入,所以它的文化像一朵花,能按着次序发育开展。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而两河流域的地势是四面可以受敌的,所以它的历史竟是一部土著和游牧人民的战争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
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B.
战争是古文明差异性形成的推力
C.
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受交通影响大
D.
外来移民对土著文明的冲击较大
【答案】
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尼罗河为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便利,而两河流域的地势是四面可以受敌的,因此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影响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的发展,说明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A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形成的影响,并未涉及战争的因素,排除
B
项;交通对于文明发展的影响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
C
项;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外来移民的影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余秋雨写道:
“
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
2500
年前
——
孔子、释迦牟尼和亚里士多德。于是,我们看到,希腊人在海边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中国哲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的关系。
”
材料反映了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特点是
A.
亚洲最快领先世界
B.
起源欧洲全球扩展
C.
基本独立多元发展
D.
彼此隔绝毫无联系
【答案】
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
“
希腊人在海边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中国哲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的关系
”
及所学知识可知,人类早期不同地区的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色,说明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C
项正确;材料反映了
中国、印度和欧洲思想上的不同,没有涉及这
三者哪一个
发展最快,不能得知亚洲最快领先世界,排除
A
项;孔子、释迦牟尼的思想是独立产生的,没有受到欧洲的影响,且此时期欧洲并没有全球扩展,排除
B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并非彼此隔绝的,如西亚文明
【历史】安徽省庐巢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