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四县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至八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根据下表可推知
著作
作者
内容
《地理学》
托勒密(罗马帝国)
赛里斯(中国)人文明、温和、公正且生活俭朴,总是避免与邻国发生冲突,甚至不愿与其过多接触,但却很乐意让外界了解其商品,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丝、丝制品
《后汉书
·
西域传》
范晔(南朝)
(罗马帝国)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
A.
古罗马与中国政治经济联系密切
B.
罗马与汉朝官方交往的意愿强烈
C.
地缘因素影响区域文明深入交往
D.
古罗马人崇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设问句,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和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罗马人眼中,古代中国人
“
文明、温和、公正且生活俭朴
”
,拥有生丝、丝制品等优质商品,基本符合古代中国的风土人情,但
“
不愿与其(邻国)过多接触
”
则与中国古代注重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不相符,古代中国在对外交流上拥有开辟和发展丝绸之路等众多壮举;《后汉书
·
西域传》指出,罗马帝国继承制度不按照血缘,而是以
“
才能
”
为标准,
“
受放者甘黜不怨
”
,与罗马帝国时期的
“
养子继承制
”
以及元老院选举等有一定的相似性,但
帝国继承人也有血缘继承与军事争夺等方式,且在皇位继承过程中多伴随着血腥战争,这反映出汉朝对罗马帝国的了解也处于
“
一知半解
”
中,这正是由于罗马帝国与汉朝分别处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间隔距离远,交流不便,影响了双方深层次交往,
C
项正确;材料强调双方交往受到影响,不是强调古罗马和中国政治经济联系密切,排除
A
项;材料只涉及史书(典籍)中罗马与汉朝对对方情况的记载,无法得知官方的态度,排除
B
项;材料只涉及罗马对汉朝风
【历史】河北省沧州市四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