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基础练
一、课内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1)罔不
因
势象形
( )
(2)清风
徐
来
( )
(3)如有所
语
( )
(4)
诎
右臂支船
( )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3.
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①.
顺着、就着
②.
慢慢地
③.
说话
④.
弯曲
2.
(1)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2)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服折纹中。
3.
一是点明主旨,以此照应“盖大苏泛赤壁云”;二是体现作者构思之巧妙;三是诗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因:顺着、就着。
(2)句意:清风慢慢拂来。徐:慢慢地。
(3)句意:好像在说些什么。语:说话。
(4)句意: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诎:弯曲。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含解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02基础练(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