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历史下

2025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吉林省 吉林市 格式: DOCX   13页   下载:0   时间:2025-05-07   浏览:8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2025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2025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1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高三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 1 .黑龙江宁安莺歌岭遗址出土的大量商周时期陶器,造型独特,其表面有黑龙江流域独创的复合纹饰,部分陶器制作工艺和造型风格与中原地区商周陶器存在相似性。据此可知() A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流密切 B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 .该地区处于中原王朝管控之下 D .自然环境决定文明的发展程度 【答案】 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中国)。根据材料“其表面有黑龙江流域独创的复合纹饰,部分陶器制作工艺和造型风格与中原地区商周陶器存在相似性”可知,部分陶器制作工艺和造型风格与中原地区商周陶器存在相似性,说明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存在联系和融合,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一体性,即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黑龙江宁安莺歌岭遗址属于游牧文明,不能体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流,排除 A 项;文化上的相似是通过贸易、文化传播等多种方式产生的,不能简单等同于政治上的管控关系,排除 C 项;自然环境影响文明的发展程度,而不是“决定”,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图 1 和图 2 分别是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体现了() A .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初步形成 B .各民族之间分歧逐步消弭 C .民族交融推动华夏认同加深 D .诸侯间兼并战争日趋缓和 【答案】 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图一到图二:北戎、狄等字样消失,反应了战国时期少数民族数量明显减少,说明当时民族融合趋势加强,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民族融合,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增强, C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秦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 项;材料中只反映了少数民族数量减少民族交融趋势增强这一现象,未涉及到民族之间的分歧,因而无法得知各民族之间的分歧是否逐步消弭,排除 B 项;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诸侯间兼并战争日益剧烈,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公元前 201 年,刘邦与功臣签订“封爵之誓”,其内容为“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公元前 195 年,高帝十二年三月诏进一步强调“与天下之豪士贤大夫共治天下”;同年,与群臣定下白马之
2025届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文件链接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