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部分学校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至十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问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五四精神不仅反映着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又是五四时期那一代时代先锋的崭新的人格特征。这说明
A.
五四精神历史底蕴深厚
B.
五四运动塑造时代先锋
C.
五四运动改变革命性质
D.
五四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
D
【解析】
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919
年的中国。题干通过
“
推动作用
”“
新意
”“
崭新人格特征等表述,明确强调五四精神对解决民族危亡、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
D
项正确;题干未强调五四精神的
“
历史传承
”
或
“
渊源
”
,而是突出其在五四运动中的
“
新意
”
和现实推动作用,排除
A
项;题干提到五四精神
“
体现时代先锋的崭新人格特征
”
,但核心是精神的作用,而非运动对人的
“
塑造
”
,逻辑重心不符,排除
B
项;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但题干未直接讨论
“
革命性质改变
”
,而是围绕
“
五四精神的作用
”
展开,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1921——1924
年),党员人数呈现出特定的增长趋势。有学者根据相关史料统计出这一时期不同年份党员人数的大致情况,如表所示。该表反映的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年份
1921
年
1922
年
1923
年
1924
年
党员人数
50
多人
195
人
432
人
1000
人左右
A.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
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C.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
D.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答案】
B
【解析】
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921--1924
年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通过领导工人斗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实践结合,培养了大批工
【历史】福建省漳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