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
3
《经典常谈》(考试热点)30题
(原卷版)
温馨
提示
:分
二
个版块,第一版
块
经典常考题12
题,第二版块
模拟预测题18
题
。
经典常考题
经典常考题
1.
(2023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
下列关于《经典常谈》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史子集共十三部分内容,是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作为写给中学生看的书,《经典常谈》格外重视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C.学过《<诗经>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阅读《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D.作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不至于茫然无措。
2.
(2023下·江苏常州·八年级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校考期中)
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经典常谈》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周易》《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并把《诗经》放在了首篇。
B.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
C.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代表人物有儒家孔子和孟子,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子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统于一尊。
D.“六书”中的“指事”发源于图画,描摹物形的大概,如“上”“下”;“象形”是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日”“月”。等到汉武帝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便只存在书体的演变了。
3
.
(2023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
《经典常谈》是
在1942年受著名学者
鼓励而写的一部著作。(经典常谈》共十三篇,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
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放在首篇。
4
.
(2023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
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是作者撰写《经典常谈》的原则。请你结合原著中“讨论儒家经书”的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5
.
(2023下·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联考期中)
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6
.
(2023下·江苏徐州·八年级统考期中)
老师:我们应该
专题03 《经典常谈》(考试热点)3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