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学业诊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列表格内。
1.
古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美索不达米亚人将贸易拓展到四面八方:进口安纳托利亚的银、黎巴嫩的雪松木、阿拉伯半岛的铜、埃及的黄金、波斯的锡、阿富汗的天青石以及印度北部的半宝石。这一现象说明
A.
早期文明存在区域性联系
B.
古巴比伦以商业立国
C.
两河流域是欧亚贸易中心
D.
全球贸易网络已形成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古巴比伦王国通过贸易进口了来自安纳托利亚、黎巴嫩、阿拉伯半岛、埃及、波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的多种资源,表明其贸易范围覆盖西亚、北非、南亚等地,同时不同文明通过贸易网络形成物资与文化交流,体现区域性联系的客观存在,
A
项正确;题干仅提及其进口行为,未说明出口或商业在国家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排除
B
项;题干中的贸易范围集中于西亚、北非和南亚,未涉及东亚或欧洲大部,与
“
欧亚
”
全域不符,排除
C
项;题干中的贸易仅限旧大陆局部区域,且缺乏体系化特征,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希罗多德的《历史》写于公元前
5
世纪中期,书中述及神谕的地方有上百次之多,常以神谕解释重大事件的因果;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写于公元前
5
世纪末期,书中只有
15
处涉及神谕,且不依赖其解释历史,更强调政治、军事等现实因素。这一变化表明
A.
古希腊宗教意识淡漠
B.
古希腊史学的人文性增强
C.
雅典民主制逐渐完善
D.
历史研究的主观性被消除
【答案】
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常以神谕来解释历史事件的发生,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强调政治、军事等现实因素,这种对神的盲目崇拜削减、更加注重人的作用的倾向,体现了古希腊史学的人文性增强,
B
项正确;宗教在古希腊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尚没有到
“
意识淡漠
”
的程度,排除
A
项;材料反映古希腊史学,而非民主制度,排除
C
项;历史研究或多或少受到研究者阶级立场、研究视角、掌握的史料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观性无法绝对被
消除,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在两河流域,冈比西斯二世自称为马杜克(巴比伦的守护神)派来的统治者;在巴勒斯坦,他重
【历史】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诊断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