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历史下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含参考解析)

2024年 2023年 吉林省 长春市 格式: DOCX   20页   下载:270   时间:2024-03-17   浏览:66662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含参考解析) 第1页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含参考解析) 第2页
剩余19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前测高一历史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 阶级的产生 B. 王的出现 C. 早期国家的诞生 D. 世袭制的确立 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度量衡、货币 B. 开创皇帝制度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 西汉初年曾出现过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当时,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课题是( ) A. 提倡节俭 B. 发展农业生产 C. 以德化民 D. 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4. 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淡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5.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 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 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 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6. 东汉顺帝时期,从尚书令左雄建议,凡举来之人,须先初试于府,次复试于端门。自此,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又增加考试。这种改革 A. 革除了察举制的固有弊端 B. 使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 C. 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借鉴 D. 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 7. 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 B. 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 C. 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 D. 皇权受到政府制约 8.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更增添了鲜明的多民族色彩,这主要是由于(  ) A. 汉族文化为各少数民族效法吸收 B. 各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点 C. 各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D. 继承了历代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9. 《宋史》对宋太祖备加赞誉:“三代而降,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此种评价是基于太祖 A. 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 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C. 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D. 实行鼓励贸易的经济政策 10. 南宋熹定二年(1209年),朝廷“赐朱熹溢曰:文。”;淳祐元年(1241)正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而王安石被移出从祀的行列。这些作法 A. 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 旨在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 C. 表明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 D. 使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 11. 元代行省官员所属政务以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军权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粮、财赋也由朝廷指定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这表明 A. 地方官员掌握很大的权力 B. 行省制是地方制度的变革 C. 行省官员受中央严格控制 D. 行省长官无权处理地方事务 12.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 ) A. 政治重心南移 B.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 13. 明初,朱元璋在中央设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后来又命奏事不经过中书省,最后干脆借故废除了中书省,提高了六部官秩职权,又将大都督府散为五军都督府,均直属皇帝。这反映了明初 A. 中央集权程度得到提高 B. 中枢权力出现异化 C. 专制统治效能空前加强 D. 君相矛盾空前激化 14. 改土归流是指明清时期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首领世袭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如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这一制度( ) A. 体现了政府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B. 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C. 优待少数民族上层保障了局势稳定 D. 改变了夷夏观念且实现了民族平等 15.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口频繁流动、更深度的区域开发、城市的发展和区域性贸易活跃、国家制度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及其调适、民间组织的兴起、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这些变化伴随着危机。经济、文化领域剧烈变化必然对原有格局和秩序形成挑战。以下对明清时期的变化与挑战理解正确的是( ) A. 新航路开辟直接导致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 B. 西方殖民者的东进是明清时期社会变化的根源 C.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完全是反方向的,造成了社会的危机 D.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与世界是同步的,构成后者的组成部分 16. 清代有学者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