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上

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参考答案)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2023年 重庆市 格式: DOCX   17页   下载:5440   时间:2024-01-23   浏览:4356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参考答案) 第1页
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16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 3 -202 4 学年(上)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 高一语文试题 (分数:1 50 分,时间:1 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距今 3500 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表示书籍的 “ 册 ” 和 “ 典 ” 字。《尚书·多士》记载: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 殷商时期,用于典册书写刻铸的甲骨文、金文有 4500 个之多。 孔子整理 “ 六经 ” ,其中《易》《书》《诗》《礼》《春秋》等传承至今,成为中国最早的 “ 元典 ” 。中国古代军事、医学、农业、百科等实用著述蔚为大观,按类汇集,依丛编排,形成百科全书体系。历代史官记录君臣言行、重大事件,形成史籍档案。古代文、赋、诗、词、曲、小说等,在 “ 崇文 ” 传统中开出璀璨花朵,历代总集、别集等浩如烟海。学者们在群籍中搜存考佚,考镜源流,整理成缮写工整、校勘无误的书本 “ 善本 ” ,按照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构建起博大精深、自成一体的中华传统典籍文化体系。 中国古代的书籍,简称古籍,一般指写印于 1912 年前的书籍。广义的古籍概念也包括后来影印、整理、缩微、数字化古籍而产生的产品。古籍一般有不同于今天的装帧式样,如简册装、卷轴装、梵央装、缝绩装、粘叶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材料二 文字载体多种多样。在纸发明前,文字曾经铸造、刻写在青铜、石头、甲骨上,也 “ 书于竹帛 ” ——使用竹木简和丝织品作为书写材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考古发现,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纸。公元 105 年,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破布、麻绳、渔网造纸,扩展了造纸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公元三世纪后,纸书日益普及,最终替代了简帛,成为书籍的主要载体。公元七八世纪隋唐之际,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印刷术被称为世界 “ 文明之母 ” ,极大地促进了书籍制作和文化传播。造纸术和印刷术被纳入中国古代 “ 四大发明 ” ,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1840 年,儒莲将《天工开物·杀青》译成法文,提到中国用野生树皮、竹草和各种混合原料制浆造纸,引起法、英、德等国实业家高度重视,纷纷仿效,很快缓解了欧洲造纸原料的危机。 古籍的主要载体——纸,是最轻薄的物质,也是最厚重的物质,正如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言: “ 物象精华,乾坤微妙,古传今而华达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识之,承载者以何物哉? ” 纸是最脆弱的物质,也是最坚韧的物质。水火兵燹虫霉酸都可以对纸张造成伤害。影响纸张寿命的病害可分为 11 种:酸化、老化、霉蚀、粘连、虫蛀、鼠啮、絮化、撕裂、缺损、烬毁、线断等。至今存世的最古老纸张 “ 灞桥纸 ” 距今已超过 2000 年。国家图书馆藏最早的纸本文献是公元 417 年写《律藏初分》,距今已有 1600 多年,依然完好无损,坚韧美观。 中华民族历史上创作积累了体量庞大的古籍,但经历水火兵燹,已是百不存一。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籍之厄》记载 “ 世间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书为甚 ” 。隋朝时,牛弘论废兴,述 “ 五厄 ” 之说,把秦皇焚书、西汉王莽燔宫、东汉董卓祸乱、东晋刘石陷洛、南朝梁萧绎毁书列为自古以来五大书厄。明代胡应麟把隋江都大乱、唐安史之乱、唐末黄巢入袭、北宋靖康之乱、元陷南宋临安列为 “ 续五厄 ” ;近人祝文白把明末李自成起义、绛云楼失火、清高宗焚书、咸丰朝内忧外患、日寇侵华列为 “ 再续五厄 ” 。上述每次书厄,都有大量古籍毁于战火。 虽然历代水火兵燹造成大量典籍损毁灭失,但历代都有仁人志士青灯黄卷,整理文献;苦心孤诣,传承典籍;保护修复,延续文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为古籍保护传承利用做了大量工作,从海外寻回、民间征集了大量珍贵典籍,重新建立起公藏古籍的庞大体系。 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善用文字和书籍记载历史文化的民族。古籍承载了先贤思想智慧、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的 “ 根 ” 与 “ 魂 ” 。保护古籍,就是在保护中华文化的 “ 根 ” 与 “ 魂 ” 。 古籍具有书籍、文物。档案三重属性。古籍保护是以古籍为对象,研究造成其损坏的生物、材料机理,或造成其损毁的自然和社会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延长其寿命,再选其生命,活化其内容,传承其思想。按照保护类型,古籍保护主要分为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两部分。 1958 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今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前身)建立, 60 多年来整理出版古籍 3.6 万种。 1983 年,教育部成立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近 40 年来,建立古典文献专业 5 个,高校古籍研究所 90 多家。 1985 年,文化部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30 多年来,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建立了 23 个缩微拍摄点,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2500 余人次。截至 2022 年底,共抢救各类文献 19.3 万种,总拍摄量 8250 余万拍,其中善本古籍 3.3 万种、 1961 万拍,普通古籍 8500 余种、 56
重庆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