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
二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1
.
成语中的某些语素直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文言语句中加点的字
,
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
)(
)
A
.
假
公济私
——
善
假
于物也
B
.
欲盖弥
彰
——
声非加疾也
,
而闻
者
彰
C
.
盛气
凌
人
——
凌
万顷之茫然
D
.
负
荆请罪
——
苍山
负
雪
,
明烛天南
答案:
C
解析:
A
项
“
假
”
均为
“
借助
”
。
B
项
“
彰
”
均为
“
清楚、明显
”
。
C
项
“
凌
”
的意思分别为
“
欺侮
/
越过
”
。
D
项
“
负
”
均为
“
背
”
。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
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
)
A
.
凌
万顷之
茫然
B
.
今之
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
.
暮
去朝来
颜色
故
D
.
不如
须臾
之所学也
答案:
D
解析:
A
项
“
茫然
”
,
旷远的样子;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失意的样子。
B
项
“
众人
”
,
一般人;今义指大家
,
许多人。
C
项
“
颜色
”
,
面貌
,
容貌;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D
项
“
须臾
”
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
指极短的时间。
3
.
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
)
楚人隐形
楚
人贫居
,
读《淮南方》
,
得
“
螳螂伺蝉自障叶
,
可以隐形
”
,
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
执叶伺
蝉
,
以摘之。叶落树下
,
树下先有落叶
,
不能复
分别
。扫取数斗归
,
一一以叶自障
,
问其妻曰:
“
汝见我不?
”
妻始时恒
答言
“
见
”
,
经日
,
乃
厌倦
不堪
,
绐
云
“
不见
”
。嘿然大喜
,
赍
叶入市
,
对面
取
人物
。
吏遂缚诣
县。
A
.
不能
复
分别
B
.
乃
厌倦
不堪
C
.
对面
取人物
D
.
对面取
人物
答案:
B
解析:
A
项
,
“
分别
”
在文中是
“
分辨
”
的意思
,
而现在多是
“
各自
”“
离别
”
的意思;
C
项
,
“
对面
”
在文中是
“
当面
”
的意思
,
而现在多是
“
正前方
”“
对过
”
的意思;
D
项
,
“
人物
”
在文中是
“
别人的物品
”
的意思
,
而现在多是
“
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
”
的意思。
4
.
词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
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
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阅读古诗文时
,
要注意避免以今律古。下列句子中
,
加点的部分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如何理解?
(
12
分
)
(
1
)
蚓
无
爪牙
之利
(
《劝学》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古之
学者
必有师
(
《师说》
)
: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