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上

湖北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期中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2023年 湖北省 荆州市 格式: DOCX   10页   下载:2842   时间:2024-01-23   浏览:3748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湖北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1页
湖北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第2页
剩余9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荆州中学 2023 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2023 年 11 月 21 日上午 试卷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 一 : 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流,如果直接抒写情感,读者难以感知,故有“圣人立 象 以尽意”之说。意象不是细节,叙事文学中的细节有时间延续性、空间连贯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而意象则不然,意象是把主观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观对象中。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开意象,或是意象离开情趣,都不能独立。”由于主观情趣的渗入,客观对象就发生了变化。清代吴乔说:“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这个说法,比之克罗齐的说法要深邃得多。 克罗齐的说法还需要补充的是,意象中的情趣并不限于情感,更完整地说应是情志,情感中包含志趣。并非将一切情感 寄托在意象里的都是好诗,情感得有特点,对象也要有特点,二者合一,才能成为艺术的意象。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在于,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局部性的,不是整体。枯藤、老树和昏鸦,古道、西风和瘦马,都是从环境中优选出来的,并且都是有特点的。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体,对联想和想象更有冲击性。 意象的构成,不但客体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主体也要有特征,二者猝然遇合,才有超越时间、地域的生命,系列意象中的瘦马最为独特。“马”在诗歌中大抵是优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维写的“草枯 鹰 眼疾,雪尽马蹄轻”的将 军之马, 孟郊写的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头大马,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而马致远笔下的瘦马,是行旅疲惫之马,这不仅是马瘦,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悲凄。诗人的情感使得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 诗歌并不是以一个意象取胜,而是一组意象群落。如果每一个意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互不相通,就可能造成芜杂。因而意象群落必须是各个意象特点高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纲领更具诗人的情感特征。瘦马和枯藤、老树、昏鸦、西风,高度统一在生命衰弱、情感悲凄的境界中。西风,是秋风,秋风肃杀的联想相当稳定。没有正面说肃杀,而是把 联想空间留给读者。古道,是古老的,自古以来游子的命运就是如此,与西风、瘦马组合在一起,在意脉悲凉的性质上和谐地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紧迫。句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导致单调,艺术要求高度统一,同时要求统一中有变化。时间紧迫增加行旅的压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又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但改变了平行的节奏,而且统一、确定了情感的性质,将情感脉络提升到 最 高度。 前面系列意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属于间接抒情,而“断肠人在天涯”是全诗唯一的直接抒情 ,思乡游子归途艰难悲凄。前面的意象叠加,为最后的情感高潮蓄势,没有前面的饱和的意象,仅仅有“断肠人在天涯”的道白,是抽象的,而没有最后的直接抒情,众多意象的内涵不能统一提升。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系列意象中以动态表现情感之运动而取胜的。 就马致 远这首小令而言,如果意象一味地静止并列下去,全诗五个句子都是并列的名词性词组(或者意象),就太单调 了。因此到了第四句,句法突然变了,“夕阳西下”,谓语动词出现在名词之后,有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单纯开始 向丰富 转化。这还是形式上的,如果继续写风景,一味地在 视觉感官上滑行,情志就难以深化,难免给人肤浅之感。故作者不再在视觉感官上滑行,而向情感更深处突进,不再描绘风物,而是直接抒发感情——“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点明了秋思的情绪特点,不是一般的忧愁,而是 忧愁到 “断肠”的程度。这就不仅仅是凄凉,而是有一点凄苦了。人在天涯,归乡无期,正是这首小令的情思不可重复的特殊性。 (摘编自孙绍振《〈天净沙·秋思〉:秋之乡愁》) 材料二: 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 象 ,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 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暖云 慵堕柳垂条,骢 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 “ 霭霭 停云, 濛濛 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
湖北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docx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