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中西周遂公盨
(
xǔ
)
铭文说:
“
天命禹敷土,掘山浚川。乃奉方执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飨
(
xiǎng
)
,民成
(
称:称其为
)
父母。生我王,作臣久,贶
(
kuàng
,赏赐
)
唯德,民好明德。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大禹治水是确实存在过的历史事实
B.
禹建立夏朝
的
权力来源是君权神授
C.
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有着德治的色彩
D.
夏王朝时的礼乐仪式文化已经成熟
【答案】
C
【解析】据题干
“
乃奉方执征,降民监德
”
,
“
贶唯德,民好明德
”
可知西周遂公强调以德治
民,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有着德治的色彩,
C
项正确;大禹属于夏朝人物,而鼎文属于西周时期撰写,不属于证明大禹治水的一手文物,无法证明大禹治水是确实存在过的历史事实,排除
A
项;根据材料
“
天命禹敷土,掘山浚川
”
可知材料认为是上天让大禹治水,并未说明大禹的权力来源于神明,排除
B
项;材料中未提及夏王朝时的礼乐仪式,无法说明
“
夏王朝时的礼乐仪式文化已经成熟
”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睡虎地秦墓竹简》规定,
“
有事请殴
(
也
)
,必以书,毋口请,毋蜀
(
羁
)
请
”
,大意是有事必须书面请假,不许口头或别人代请。这一规定(
)
A.
标志着文书制度的建立
B.
展示了先进的管理制度
C.
体现了秦朝粗暴的苛政
D.
规范了官吏的行政行为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秦代政府规定有事必须书面请假,不许口头或别人代请,体现了对官吏行政行为的规范,
D
项正确;这一规定规范了官吏的行政行为,材料信息不足,不确定是否为文书制度建立的标志,排除
A
项;这一规定规范了官吏的行政行为,
“
先进的管理制度
”
说法夸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B
项;这一规定规范了官吏的行政行为,未体现秦朝粗暴的苛政,排除
C
项
(历史试题试卷)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