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长:
75
分钟
总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陶寺文化早期,随葬器物的使用已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朱绘大口罐在大型墓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至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
)
A.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B.
礼乐制度渐趋完备
C.
青铜时代业已来临
D.
早期国家初步形成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
“
朱绘大口罐在大型墓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
”“
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
”
可知,这些礼器表现出的是规范现实社会中各阶层行为、身份、礼仪等社会关系,表明当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A
项正确;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形成,排除
B
项;材料并没有涉及礼器的材质,不能得出青铜时代业已来临,排除
C
项;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形成,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汉文帝以藩王登基后,同姓诸侯王
“
出入拟于天子
”
,甚至
“
不听天子诏
”
,文帝乃追思贾谊遗策,
“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分齐地为
6
国,分淮南王地为
3
国。汉文帝此举(
)
A.
引发吴楚等七国之乱
B.
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
C.
使得
“
推恩令
”
得以贯彻
D.
提升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
“
汉文帝以藩王登基后,同姓诸侯王
‘
出入拟于天子
’
,甚至
‘
不听天子诏
’”
可知,汉文帝时期王国势力较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据材料
“
文帝乃追思贾谊遗策,
‘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分齐地为
6
国,分淮南王地为
3
国
”
可知,汉文帝通过分割王国的形式来削弱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项正确;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排除
A
项;汉文帝的措施打击的是地方王国势力,并非地方豪强势力,排除
B
项;汉武帝时期实行
“
推恩令
”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唐律规定:一般人斗殴,所处的刑罚为
“
答四十
”
;
“
诸殴兄姊者
”
,要处以
“
徒二年半
”
;
“
殴祖父母、父母者
”
,要处以斩刑。上述规定体现了唐代法律的特点是(
)
A.
体系完备
B.
礼法结合
C.
细密严苛
D.
轻罪重刑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律对于斗殴的处罚,根据亲疏远近而不同,这体现了礼法结合的特点
【历史】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