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
5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
“
大道
”
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
)
A.
自强不息
B.
厚德载物
C.
崇德尚贤
D.
天人合一
【答案】
B
【解析】根据
“
在修养上追求虚怀若谷、顺应无为,对社会矛盾持隐退遗忘态度。他们以
‘
大道
’
的德性修养包容万物,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
”
并结合所学,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
B
项符合题意,
B
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与自强不息、崇德尚贤、天人合一无关,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2.
古代典籍中的
“
中国
”
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政治概念、民族概念。如表文献中
“
中国
”
的含义与其他不同的是
材料
内容
出处
甲
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人民
(西周)何尊铭文
乙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礼记
·
王制》
丙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史记
·
秦本纪》
丁
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仪也。所谓夷狄者,无礼仪也。岂系于地哉?
(唐)皇甫湜《东晋元魏正闰论》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
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人民
”
的意思是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因此强调的是地理概念;而
“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
也指的是地理方位。
“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
同样强调的是秦朝相对中国的其他诸侯国的不同,也是地理概念。材料
“
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仪也。所谓夷狄者,无礼仪也。岂系于地哉?
”
则反映的是民族的概念,即中国为华夏族,其他是夷狄。因此丁与甲乙丙的概念是不同的,
D
项正确,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3.
春秋后期和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纷纷抛弃
“
用贵治贱
”
的陈旧观念,礼贤下士,甚至
“
与其分土
”
,形成了
“
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
”
的繁荣景象。这反映出当时
A.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
学术下移促进思想解放
C.
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
D.
社会动乱鼓舞养士之风
【答案】
C
【解析】根
(历史试题试卷)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