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联盟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及科类名称。
2.
请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右侧的
[
考生条形码粘贴处
]
的方框内。
3.
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荀子》记载:
“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
;《孟子》中提到: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孝经》中强调:
“
天地之性,人为贵
”
。据此可知,儒学(
)
A.
蕴含着人文意识的价值诉求
B.
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C.
对人性的认识不断发展深入
D.
强调统治者注重民本思想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荀子认为人具有生气、活力,智识与礼义,因此称人是天下最为高贵的;孟子认为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孝经》强调世上以人是最宝贵的。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人文意识,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
B
项;材料并未强调儒家学者对人性的认识问题,无法得出不断发展深入的结论,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儒家的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唐朝时,日本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日本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国的文化、制度和技术;朝鲜半岛的新罗在唐朝时期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新罗仿唐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广泛研究中国的天文、历法、医学、文史典籍。
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B.
唐朝经济文化的领先
C.
儒家文化圈逐渐形成
D.
遣唐使推动中外交流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繁荣。这种经济文化的领先,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前来学习和交流。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新罗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被唐朝的先进文化所吸引,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国的文化、制度和技术,以此来推动自身的发
(历史试题试卷)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