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等
3
地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
.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
3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
B.
儒家学者对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
儒学迎合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
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
【答案】
C
【解析】根据图片中
“
乙处
”
的时间
“
汉代
”
及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大幅提升的变化可知,此应为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适应当时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结果,
C
项正确;
“
顺其自然
”
的表述是道家思想主张,贴合汉初无为的治国理念,与该时期
“
尊崇儒术
”
不符,排除
A
项;
“
对诸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是董仲舒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的特点,并不属于原因,排除
B
项;
“
科举制度
”
形成于隋朝,晚于题干中
“
乙处
”
的时间
“
汉代
”
,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利玛窦及其他早期传教士在向中国人传播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对中国固有的文化成就表
示了极大的尊敬。他们认为孔子所开创的道德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弥补欧洲文化的不足。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
)
A.
兼收并蓄
B.
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C.
领先世界
D.
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
“
向中国人传播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对中国固有的文化成就表示了极大的尊敬。他们认为孔子所开创的道德哲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弥补欧洲文化的不足
”
和所学可知,
16—18
世纪,在西学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华文化在欧洲也得到传播,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交锋与交融丰富了世界多样文化的形式和内涵,
B
项正确。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只是材料的其中一个方面,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对比信息,不可知是否领先世界,排除
C
项;
“
开创
【历史】吉林省长春市等3地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