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选择性必修
3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学界对先秦时期的
“
贝
”
是否具有货币职能存在争议。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
“
先秦时期的
‘
贝
’
具备货币属性
”
的是(
)
A.
妇好墓棺椁核心区出土了
6880
枚海贝
B.
殷墟遗址中贝币与玉作为礼器被置于祭坛上
C.
商代墓葬的贝币多穿孔成串,十贝为朋
D.
西周铭文有
“
贝五十朋,公命亢买玉
”
的记载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周铭文有
“
贝五十朋,公命亢买玉
”
的记载,这里明确提到用一定数量(五十朋)的贝去买玉,
“
买
”
这个行为体现了贝在交易中充当了交换媒介,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重要职能之一,
D
项正确;妇好墓椁核心区出土了
6880
枚海贝,仅仅只是出土数量多,但这并不能直接表明这些海贝就具有货币职能,排除
A
项;殷墟遗址中贝币与玉作为礼器被置于祭坛上,这只能说明贝币在当时可能具有一定的礼器功能,而不能明确其具有货币属性,排除
B
项;商代墓葬的贝币多穿孔成串,十贝为朋,这只是对贝币形式的一种描述,穿孔成串和计数方式并不能确凿地证明其就具有货币职能,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礼记
·
王制》记载,
“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
,表明周人认可不同族群的特性;同时,周王朝通过推行周礼,规定
“
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
祀
”
,明确不同等级的祭祀规制。这反映出西周的统治理念(
)
A.
追求文化的大一统
B.
注重等级与多元协调
C.
旨在强化中央集权
D.
强调民族交融的至上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人认可不同族群具有本民族特性,同时明确不同等级祭祀规制,这体现出西周既尊重族群文化多元性特点,又重视社会的等级秩序,表明西周政权注重等级与多元协调,
B
项正确;
“
大一统
”
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
【历史】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