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东北三省名校名师高考历史
5
月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壁、玉琮、玉璜的玉礼器组合不但广泛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区,而且向其他地区远距离扩散传播;且除璧、琮、璜之外,各地还出现了璋、圭、琥等新型玉器,与《周礼》所载的用于祭祀天地四方的“六瑞”相符。这反映出该时期( )
A.
良渚文化引领华夏文明的发展
B.
文明演进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
各地区物质文化交流较为频繁
D.
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开始萌发
2
.
正德年间,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期间,针对“民困于盗贼,吏惰于职守”的乱象,提出因地设治的主张,其核心在于打破原有行政壁垒,将山林险峻之地划归军事要冲箭辖,同时在新开垦的屯田区设立“劝农司”。王阳明的这些措施旨在( )
A.
强化军事控制
B.
整合行政资源以推动经济开发
C.
协调军民关系
D.
兼顾地方治理实效与基层教化
3
.
图
2
是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石染典买马契,从中可以得知的历史信息是( )
译文:马壹匹骗敦六岁,开元廿一年正月五日。西州百姓石染典,交用大练拾搠匹,今于西州市,买康思礼边上件马。其马及练,即日各交相分付了。如后有人寒盗识认者,一仰主、保知当不关买人之事。恐人无信,故立此契。两共和可,画指为记。
①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②契约效力得到买卖双方认同
③马是边境贸易的重要商品
④边疆与内地呈现大交融局面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4
.
辽朝曾模仿中原的政治体制,针对不同的族群使用相应的法律处理纠纷;辽圣宗甚至直接以《贞观政要》作为治国方略。这些做法( )
A.
增强了民众对中原王朝的认同
B.
缩小了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C.
开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模式
D.
反映了民族交流交融的加强
5
.
嘉靖年间,浙江人王士性撰写《广志绎》一书,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地的地理形势、交通路线、山川河流以及边疆防务等内容。他在书中分析了北方边疆的防御状况,提出加强边疆治理、完善边防体系的建议,还关注东南沿海的海防建设,反映出他对国家治理、社会安定的深切关怀。由此可知,王士性( )
A.
反思明朝衰落的原因
B.
践行经世致用的理念
C.
突破传统的华夷之辨
D.
维护传统的朝贡秩序
6
.
清末新政期间,面对各民族“各语其语”的状况,清政府普及新式国民教育,将汉语文升级为“国文”“国语”,初步实现了教育领域内的语文统一。清政府此举反映了( )
A.
民族主义的发展
B.
西学东渐的深
2025年东北三省名校名师高考历史5月模拟试卷-自定义类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