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历史下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期中试卷 2025年 2024年 格式: DOCX   16页   下载:1   时间:2025-07-02   浏览: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 4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表为先秦诸子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的思想主张。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共同体现的是( ) 公则天下平矣。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 《吕氏春秋 · 贵公》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 《礼记 · 乐记》 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 《韩非子 · 六反》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 · 季氏》 A. 社会均衡 B. 选贤任能 C. 贵贱有序 D. 天下一统 【答案】 A 【解析】据题干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吕氏春秋》强调 “ 公 ” 以达天下平,《礼记》主张礼乐刑爵调节贵贱与政治均衡,《韩非子》提出通过税赋 “ 均贫富 ” ,《论语》直言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这些思想虽出自不同学派,但均聚焦于社会资源分配、等级调和与政治公平,核心指向对社会均衡状态的追求, A 项正确;选贤任能仅见于《礼记》中的 “ 爵举贤 ” ,非共同主题,排除 B 项;贵贱有序仅在《礼记》中提及,排除 C 项;天下一统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唐代长安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这些现象( ) A. 表明中国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B. 说明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 推动了区域间文化融合统一 D. 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 “ 西汉时期,中国的船队就到达了印度和斯里兰卡,用中国的丝绸换取了琉璃、珍珠等物品 ”“ 唐代长安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 ” 和所学可知,汉唐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D 项正确;材料与航海技术发展无关,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长途贸易对海路运输的依赖,排除 B 项;区域间的文化具有差异性,非统一,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古埃及十三王朝泰尔 · 艾尔 · 达巴遗址宫殿群内发现的 6 座坟墓,从地表上的葬祭庙样式到墓前栽种棕榈树等方面都尊崇的是埃及式的风俗习惯,但是其他方面的丧葬风俗,如使用叙利亚 — 巴勒斯坦风格的武器,则呈现出另一种文化特征。这表明了( ) A. 古埃及宗教信仰影响社会生活 B. 古埃及与西亚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