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历史下

(历史试卷)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2024年 陕西省 西安市 格式: DOCX   13页   下载:1   时间:2025-05-19   浏览:3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历史试卷)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历史试卷)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1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战国时期,荀子提出: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 这凸显了当时( ) A. 争鸣的焦点是天人关系 B. 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 C. 天道观持续衰落的趋势 D. 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 “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 可知,荀子的意思是推崇天而思考天,不如畜养事物而控制事物。顺从天而歌颂天,不如控制天命而使用天。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想天,就失去对万物的感情,可见其主张不再是单纯的顺从天,而是要发挥一定的人的主观能动性,说明当时人改造自然能力有所提升, B 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荀子与人争鸣,不能得出天人关系是争鸣的焦点,排除 A 项;材料的看法是天道观的进步,并不是衰落,排除 C 项;材料并未涉及环境保护意识,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他们川拉丁文翻译了 “ 四书 ”“ 五经 ” 等著作,多位 18 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也从这些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这表明( ) A. 儒家经典是启蒙思想的主要来源 B.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C. 中西方交流频繁促进了文化融合 D. 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优越 【答案】 B 【解析】由材料中 “ 欧洲传教士 ” 与 “ 欧洲启蒙思想家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推崇可知,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国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B 项正确; A 项中 “ 主要来源 ” 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排除 A 项;材料中仅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的影响,因此 C 项中 “ 文化融合 ” 的说法错误,排除 C 项;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正值封建制度不断衰落时期,同时期的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已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魏晋时期,少数氏族内迁,虽然造成了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的大动乱,但只经过不到三个世纪,华夏文明便通过隋朝统一,宣
(历史试题试卷)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