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2024
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测试
生
物
注意事项:
1.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考生作答时,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
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
共
40
分。第
1~12
小题,
每小题
2
分;
第
13~16
小题,
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了解安全用药常识,对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抗生素是处方药,滥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病菌抗药性增强
B.
接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时期不需要戴口罩进行防护
C.
有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口服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D.
给器官移植患者使用免疫促进剂能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2.
近年,某市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湿地恢复、景观打造、污染防控等措施,
将一座功能单一
湖泊打造成了既能涵养生态,又能带动周边生态产业发展的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湿地公园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治理后的湿地公园生物群落发生较大的变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C.
温度、氧气、食物等因素都可能会影响湿地公园中鱼类的垂直分层
D.
该湖中的植食性鱼属于次级消费者,
这种鱼处在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3.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古诗词文化繁荣兴盛。下列对古代诗句中蕴含的生物学原理解读错误的是(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B.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体现了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C.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所包含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循环的途径
D.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的“锄”可除掉稻田的杂草,同时疏松了土壤
4.
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
下丘脑
②
大脑皮层
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
大脑皮层
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
大脑皮层
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
大脑皮层
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④⑤
5.
202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古人类化石中提取到的
DNA
均来自细胞核
B.
古人类基因组要测定古人类
DNA
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C.
通过比较现代人基因组和古人类基因组的异同可以研究人类的演化
D.
人类基因组测序对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会有全新的帮助
6.
为了解薇甘菊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广西某林场作了如下调查,
以其入侵点为圆心向外扩散,
划分出薇甘菊入侵区、过渡区和本土植物区三类样区表,
林场不同样区(取土样的数量、深度、体积相同)
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和类群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样区名称
类
型
线虫
蜱螨目
弹尾目
其他昆虫或小动物
个体总数
类群数
薇甘菊入侵区
1890
226
123
48
2287
15
过渡区
1198
132
99
114
1543
15
本土植物区
1084
120
143
49
1376
14
A.
薇甘菊入侵对小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变化影响不大
B.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
加剧,线虫个体数量逐步增加
C.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
加剧,
小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总数逐步减少
D.
薇甘菊入侵可能造成一些土壤动物物种的数量增加而另一些土壤动物物种的数量减少
7.
生态位就是生物在生态环境中所处的“位置”,
是该生物对其生存所需一切环境要求的总和。某小组在青秀山公园进行鸟类生态位调查,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根据植物高度区分鸟类栖息地生态位
B.
可以根据取食食物的种类来区分鸟类食物生态位
C.
观察到两种鸟类食用相同的食物,则这两种鸟类具有相同的生态位
D.
若两种鸟类的食物生态位、栖息地生态位近似,则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8.
某研究小组通过调查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的字母与数字组合表示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表示为
A
1
+B
1
+C
1
+D
1
+D
1
+D
2
B.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定来自太阳能
C.
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
1
/A
1
+B
1
+C
1
D.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可表示为
A
1
+B
1
+C
1
+D
1
9.
某湖滨湿地生态系统有芦苇、荇菜、莲、芡实、苦草、黑藻等多种水生植物,蛙类、鱼类等多种动物。莺飞草长、生机盎然。当地为开发利用该湖泊湿地拟采取“莲藕生态养鱼”的种养复合生态型模式。为扩大莲藕种植面积准备清除池塘中各种野生植物。下列对该项目评价正确的是( )
A.
开发后大面积种植莲藕一定不会影响群落的种间关系
B.
开发后湿地生态系统对污水的
广西南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适应性测试(一模)生物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