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横峰中学、铅山县第一中学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4
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
分钟,试卷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石器时代部分区域文化交流示意图,这一时期红山(
)
A.
各文化之间的人员交流往来频繁
B.
各部落在交往中产生了华夏认同
C.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特征初显
D.
中国已经出现了较大的部落联盟
【答案】
C
【解析】根据图中河姆渡、大汶口、仰韶等信息,判断其为新石器时代(公元前
7000-
公元前
5000
年),从图中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与相互影响,表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特征初显,
C
项正确;从材料地图无法得出各地之间的交流频率问题,不能得出各文化之间的人员交流往来频繁,排除
A
项;
“
春秋时期
”
出现华夏认同,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B
项;通过地图信息无法得出部落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盟关系,不能得出中国已经出现了较大的部落联盟,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史载,
“
(周)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盲人乐师)献曲,史献书
……
百工谏,庶人传语
”
,
“
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
。这说明当时(
)
A.
国家行政体系完备
B.
注重维护礼乐秩序
C.
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D.
社会治理注重实际
【答案】
D
【解析】据题意可知,周天子在国家管理上,不同身份和职务的人负责不同的内容,周王综合各方意见做出决策,说明当时的社会治理注重实际,
D
项正确;材料中仅罗列了部分
职务,并不能据此说明行政体系完备和注重维护礼乐秩序,排除
AB
项;材料体现的是社会治理注重实际,尚未实现中央集权不是题意主旨,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
据云梦出土的《秦简》《秦律》记载,当时,从粮食、衣着、牲畜,到陶、木、铁器,都由官府经营,工师等
“
工隶臣
”
也为国家所有,于是出现了
“
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
等现象。这些政策(
)
A.
体现了作坊集中劳作的特点
B.
体现国家对经济调控能力的增强
C.
表明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D.
反映出
“
工商食官
”
体制趋于严密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
“
从粮食、衣着、牲畜,到陶、木、铁器,都由官府经营,工师等
‘
工隶臣
’
也为国家所有,于是出现了
‘
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
和所学可知,政府通过掌控商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体现国家对经济调
(历史试题试卷)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横峰中学、铅山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