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历史下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期末试卷 含参考答案 2024年 2023年 格式: DOCX   16页   下载:1   时间:2025-07-02   浏览: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4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江西省赣州市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24 年 7 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请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1. 镛是一种击奏体鸣乐器。在陕西省长安县客省庄遗址出土过一件相当于夏代早期的陶镛; 1976 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五件一组的青铜编镛; 1989 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了三件主要用作礼器的青铜镛。据此可知( ) A. 礼乐文明分布具有广泛性 B. 商代文明是青铜文明典范 C. 区域经济文化交流较频繁 D. 赣江流域是商朝统治中心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 “ 礼 ” 和 “ 乐 ” 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镛既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礼器,在陕西省长安、河南安阳殷墟和江西省新干县等地都曾有出土,说明华夏礼乐文明分布的广泛性, A 项正确;在题干材料中,长安县客省庄遗址出土的为陶镛,排除 B 项;题干所述遗址都出土了同种乐器,说明区域之间有一定的经济文化交流,但不能得出不同区域文化交流 “ 频繁 ” 的结论,排除 C 项;材料反映了礼乐文明分布具有广泛性, 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麋竺原为徐州富商,后率二千 “ 奴客 ” 追随刘备,刘备 “ 赖此复振 ” ;鲁肃原为淮南大户,后 “ 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余人 ” 入吴,周瑜将之推荐给孙权并得到重用。这些人士的南下( ) A. 导致了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B. 推动了南北之间经济交流 C. 有助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 改变了中国古代历史走向 【答案】 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东汉末年,麋竺、鲁肃等 “ 富商 ”“ 大户 ” 带领 “ 奴客 ” 南下投靠刘备、孙权等割据一方豪杰的史实。因为他们的到来,刘备、孙权的势力得到壮大,形成为能够与曹操相抗衡的力量,有助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 项正确;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排除 A 项;材料主要体现当时的政治变化,而 “ 推动了南北之间经济交流 ” 与材料无关,排除 B 项;虽然他们支持、帮助刘备、孙权壮大实力,有利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但绝不能夸大他们个人的历史作用,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针对大地主的 “ 籍外占田 ” ,唐高宗时的洛州刺史贾敦颐是将 “ (所)括获三千余顷 ” 都 “ 以给贫乏 ” 。但到了唐玄宗
【历史】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