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 生物学试卷
2024.4
(
完卷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
考生注意:
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23分)全球变暖与捕食者行为响应
随着全球气温持续上升,青藏高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为了解全球变暖对高原生态的影响,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建造了6个大型开顶箱(15m*15m*2.5m),模拟增温对洛桑尖蛛和弱小皿蛛的行为响应的实验研究。
1.(2分)雄
洛桑尖蛛
在交配期会先跳到雌蜘蛛的网上,拨动蛛丝并“跳舞”来吸引雌性的注意,这属于种间的
。(单选)
A. 物理信息 B. 化学信息 C. 行为信息 D. 环境信息
2.(4分)高原上建造的6个大型开顶箱仅允许极少数飞行能力较强的昆虫正常出入,以保障虫媒植物的结实不受传粉者限制。为构建用于探究增温引起土壤干旱对蜘蛛数量的影响研究的开顶箱,下列①-⑤选项中,实验组为
;对照组为
(
编号选填
)
①选择植物群落组成一致的样地 ②选择植物群落组成不一致的样地
③箱内安装土壤温湿度记录仪
④四周围上0.2mm*0.2mm钢丝纱网
⑤四周立面安装8mm厚钢化玻璃,顶上交错安装倾斜45°的不连续玻璃条
3.(2分)研究发现,增温开顶箱内,2017-2020年洛桑尖蛛(体长a
mm
)数量明显降低,而弱小皿蛛(体长b mm)数量明显升高。这种种群密度改变的原因,从下列①-⑤中选择并
排序
。(a、b代表某一体长)
①生产者生物量改变 ②分解者迁出率改变 ③蜘蛛猎物种群密度改变
④无机环境改变 ⑤能量流动方向改变
科研人员统计了2017-2020年增温组和未增温组两种蜘蛛结网网眼的大小,结果如图1 所示。
图1
图1
4.(2分))洛桑尖蛛和弱小皿蛛捕获的昆虫根据其体长可分为三类:e类昆虫:体长10—16mm,f类昆虫:体长4—6mm,g类昆虫:体长1-3mm。据图1推测,2017-2020年间,洛桑尖蛛捕获昆虫类型变化的是( )(单选)
A. e类→f类 B. f类→e类 C. g类→f类 D.g类→e类
5.(4分)在高寒草甸,较小或中等体型的昆虫多以禾本科植物为食,而较大体型的昆虫则多以杂草类植物为食。据图1推测,2017-2020年间,开顶箱内禾本科植物数量
(
编号选填
:
①
上升/
②
下降/
③
不变)。
在统计箱内禾本科
植物种群
数量时,应
采用的调查
方法
是
( )(单选)
A
. 样方法
B
.样线法
C
.标志重捕法
D
.直接计数法
6.(3分)据图1分析,蜘蛛改变织网网眼大小这一行为变化( )(多选)
A.
会引起食物链的改变
B.
使两种蜘蛛的种间关系转变为正相互作用
C.
是基因定向突变的结果
D.
是适应生物和无机环境变化的表现
早期蜘蛛营地表打洞生活,大约两亿年前,随着被子植物的繁盛,蜘蛛经历了在地表打洞→在空中结不规则的网→在空中结规则的网的行为演化。科研人员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蜘蛛大脑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图2
7.(3分)由题干和图2可知,与蜘蛛栖息地生态位同时改变的还有( )(多选)
A. 脑神经元的复杂程度 B. 食物生态位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 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
8.(3分)蘑菇体神经元不仅与触觉、视觉、听觉的整合有关,还会参与嗅觉学习和记忆。下列叙述合理的有
(多选)
A. 蘑菇体神经元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B. 蘑菇体神经元体现了生物行为从复杂到简单
C. 蜜蜂在花丛中来回采蜜的行为与蘑菇体有关
D. 结网蜘蛛比打洞蜘蛛具有更多的空间记忆能力
二.(23分)
大豆
的种植
大豆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
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
,
古称
“
菽
”。
9.(2分)
大豆种子中富含蛋白质,可用_______对其蛋白质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单选)。
A.分光光度法 B.同位素标记法 C.引流法 D.层析法
10.(3分)大豆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强度变化如图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图
3
图
3
A.
第1阶段
的种子中大量葡萄糖进入线粒体
B.第2阶段
的种子中产生大量乳酸
C.
第3阶段
的种子温度高于第1和第2阶段
D.第4阶段
的
种子呼吸速率下降可能是
由于
营养物质被消耗
在大豆种植中,种植行距与产量密切相关,
种子粒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
为探究种植行距对产量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1。
表1
组别
种植行距(cm)
株高(cm)
主茎有效分枝数(个)
百粒重(g)
第1组
70
68.7
4.2
41.2
第2组
45
70.2
3.9
40.6
第3组
30
73.3
3.5
39.7
11.(2分)
去除顶芽可以提高主茎有效分枝数。施加
下列
物质
可以达到相同效果?(编号选填)
①生长素
②
2,4-D
③细胞分裂素
④乙烯
⑤脱落酸
12.
(2分)下列对上述实验结果的描述恰当的是_______
上海市徐汇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 生物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