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云浮市
2022-2023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据考古发现,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出土的农具主要是用于锄耕的耒耜;龙山文化遗址中多次发现石犁残块;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三角形石犁。由此可知,新石器时代(
)
A.
牛耕技术开始萌发
B.
精耕细作农业形成
C.
土地耕种效率提高
D.
农业技术出现变革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
“
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出土的农具主要是用于锄耕的耒耜;龙山文化遗址中多次发现石犁残块;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三角形石犁。
”
可知,从耒耜到石犁残块,再到三角形石犁,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体现了土地耕种效率的提高,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牛耕技术信息,排除
A
项;精耕细作是小农经济的特征,此时尚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
B
项;材料描述的是生产工具的演变,而非农业技术出现变革,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春秋前期,鲁国大夫季氏和叔孙氏一度掌握鲁国政权。春秋后期,季氏的家臣南蒯、叔孙氏的家臣阳虎起来反对家主,并掌握了鲁国政权,出现了
“
陪臣执国命
”
的局面。这些史实反映了(
)
A.
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B.
爵位继承制被破坏
C.
周天子的权势衰微
D.
霸权更迭较为频繁
【答案】
A
【解析】据本题材料
“
春秋后期,季氏的家臣南蒯、叔孙氏的家臣阳虎起来反对家主,并掌握了鲁国政权,出现了
‘
陪臣执国命
’
的局面。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鲁国出现了大夫执掌政权的局面之后又出现了
“
陪臣执国命
”
的局面,这体现了分封制之下的等级制度逐步瓦解,即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A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关于爵位继承制被破坏的相关论述,排除
B
项;仅凭材料孤证无法判断该时期周天子权势是否衰微,排除
C
项;材料中只写出了鲁国国内出现了
“
陪臣执国命
”
的局面,并没有表现出春秋战国时期霸权更迭较为频繁,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3.
如图所示是汉代画像石《盐井》拓片,图中的人们正在烧柴煮盐。成书于东晋的《华阳
国志》则记载了汉代四川使用天然气煮盐的
“
火井
”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画像石作为一手史料比《华阳国志》更为可信
B.
画像石属于艺术作品史料价值不如《华阳国志》
C.
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补充可丰富历史认知
D.
现有的史料难以支持汉代四川盐井问题的研究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画像石体现的是烧柴煮盐,属于实物史料,而东晋的《华阳国志》则记载了汉代四川使用
【历史】广东省云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