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血红蛋白由
两条
a
肽链和两条
β
肽链
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血红蛋白都在成熟的红细胞中合成
B.
人体缺钙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障碍
C.
合成
a
肽链时,核糖体从
mRNA
的
5'
端开始翻译
D.
造成镰状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异常
【答案】
C
【分析】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异常,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详解】
A
、人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A
错误;
B
、钙不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人体缺铁可能会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障碍,
B
错误;
C
、合成多肽链时,核糖体都是从
RNA
的
5'
端开始翻译,
C
正确;
D
、造成镰状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
错误。
故选
C
。
2.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
错误
的是( )
A.
将马铃薯块茎捣碎后获得的提取液中可以检测出蛋白质
B.
艾弗里证明了促使
R
型菌发生转化的是
S
型菌的
DNA
C.
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择过氧化氢作为反应底物
D.
若酵母菌培养过程中产生了
CO
2
,则其一定进行了无氧呼吸
【答案】
D
【分析】
(
1
)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
[H]
,合成少量
ATP
;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H]
,合成少量
ATP
;第三阶段是氧气和
[H]
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
ATP
。
(
2
)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详解】
A
、
(生物试题试卷)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