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共
48
分。
1
.
据考古发掘,距今
7000
至
6000
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大量榫卯结构的木质构件。商周时期,榫卯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成熟。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
A.
丰富多样
B.
包容共生
C.
源远流长
D.
独立创新
2
.
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作为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四面环水,夏日荷花盛开时,清香远溢,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园中的亭台楼阁、曲径通幽,都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苏州园林在设计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
君子之风
B.
中庸之道
C.
礼乐教化
D.
天人合一
3
.
“
镂板于弘治壬戌(
1502
年)夏
”
的《便民图纂》中
“
首列《农务》《女红》二卷。凡有便民者,莫不具列
”
,同时将所引图幅中一些艰涩的诗歌改写成通俗易懂的民歌。明中后期,此类日用之书十分流行。这反映出当时( )
A.
知识受众范围扩大
B.
士大夫生
活平民化
C.
士农工商等级打破
D.
朝廷重视教育普及
4
.
唐诗《凉州词》中写道
“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硕,应驮白练到安西。
”
该诗句中反映的通道( )
A.
促进丝绸、青花瓷等商品的贸易往来
B.
实现了欧亚大陆的政治统一
C.
推动了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
D.
搭建跨区域文明互动的桥梁
5
.
清代,《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数十部小说被翻译成满语印行。另《大清律例》规定,对内容
“
秽恶
”
的小说
“
尽行销毁
”
,如再制作、售卖、阅读,加以刑处。这使( )
A.
通俗文化发展陷入停滞
B.
法律体系完成了儒家化
C.
君主专制统治趋于僵化
D.
传统社会伦理得到维护
6
.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有一面以
“
拯救
”
为主题的名单墙,上面刻有目前搜集到的
13732
个曾经居住在上海的犹太难民的名字。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风山在二战期间向数千名犹太难民发放签证的行为,最核心的价值在于( )
A.
维护中国的国际形象
B.
践行人道主义的精神
C.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D.
履行外交官员的职责
7
.
表
1
中国传统节日非遗大事表
时间
事件
2006
年
5
月
20
日
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
年
9
月
30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 副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