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八校联考
2024
-
2025
学年高一上学期
1
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1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字技术可以使历史文化遗产以全新的方式永久保存,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记忆。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重大基础性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文化遗产将按照一定标准结构化存储于服务器中,实现专业资源分类和系统资源整合,无论是单纯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还是发文创产品,都可以通过终端方便地从上述文化数据库中查阅提取素材。
在对文化遗产元素的应用上,数字虚拟仿真等技术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及时空界限,实现文化创意跨载体呈现、跨时空交互,同时也会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边界和想象力。
目前,已有不少机构借助
5G
、
ARVR
、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大量数字文化精品。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激光与数字光影机械装置,让中国文化的内核得到完美表达。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系列节目,以
“
5G
+
AR
”
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让舞蹈国宝梦幻联动,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穿透力。还有一些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推出实景游戏体验、博物馆场景角色扮演等项目。
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深刻地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成为激发文化建设活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整个国家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而更加看重文化消费和精神体验,更在乎文化消费品是否具有超出想象的创意性和直抵人心的感染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为消费注入美学创意、设计创新,而数字技术作为催化剂,能够将文化元素以多元方式导入消费领域,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例如,在大众流行文化的快速迭代中,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能幸运地搭上数字技术快车,那些登不上数字技术快车的文化遗产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危机。另外,文化始终是内核和灵魂,而数字技术只是工具和载体。可是,虽然外表绚丽,也运用了不少新技术。
(摘编自黄隽《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材料二:
道根溯源,数字技术具有天然的优势,利用技术创新使得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速度大大加快。古联公司集合古籍爱好者建设运营古籍整理平台,不仅能够减轻古籍整理者字字校对的负担,更能将古籍文献的文本内容和图像迅速转换为数字数据,大大
【语文】吉林省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