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二试卷 高二历史下

【历史】湖北省武汉市问津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含参考答案 2025年 2024年 湖北省 格式: DOCX   15页   下载:1   时间:2025-07-02   浏览:4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历史】湖北省武汉市问津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第1页
【历史】湖北省武汉市问津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第2页
剩余1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湖北省武汉市问津联盟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5 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元前 685 年左右,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在政治、经济等各领域改革, “ 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 ” ,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随后齐桓公高举 “ 尊主攘夷 ” 的大旗,联合黄河中游各诸侯国,北御夷狄,南制楚蛮。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 “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齐国的发展历程说明当时( ) A. 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 小农经济逐渐确立 C. 统一进程不断加快 D. 社会正处于转型中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管仲改革就是要让齐国社会实现破旧立新的转型,而作为诸侯的齐桓公能 “ 尊王攘夷 ” 、 “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 ,从侧面反映周王室权威不再,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 D 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涉及春秋时期的社会情况,没有提及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交融,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确立于春秋之后的战国时期,而且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 B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所处时代是春秋早期,社会处于大分裂时期, “ 统一进程不断加快 ”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学者夏曾佑在其《中国古代史》中说: “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开创者 B. 秦汉制度创新为后世奠定基本框架 C. 秦汉时期中国的各项制度逐渐完善 D. 社会的安定是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 “ 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 并结合所学可知,夏曾佑强调孔子确立教化体系、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汉武帝巩固疆域,三者共同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特征。其中,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 度和汉朝对政治、疆域的巩固,为后世奠定了基本制度框架, B 项正确;孔子推动私学发展并提出教育理念,但西周已有官学,教育体制并非由孔子开创,排除 A 项;材料侧重于这些开创性措施对后世的影响,中国的各项制度如中央官制、选官制度等逐渐完善于隋唐时期,排除 C 项;儒学创立于春秋时期,而当时的社会处于动荡时期,而且社会安定并非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下图是西安大慈恩寺内
【历史】湖北省武汉市问津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解析版).docx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