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统计表,该表体现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遗址名称
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所属流域
巫山
约
200
万年
重庆巫山
长江
元谋人
约
170
万年
云南元谋
长江
蓝田人
药
115
万年
-65
万年
陕西蓝田
黄河
北京人
约
70
万年-
23
万年
北京周口店
海河
金牛山人
辽宁营口
辽河
A
.中原核心、区域互补
B
.源远流长、兼容并蓄
C
.本土特色、多元并进
D
.一体多元、满天星斗
【答案】
C
【解析】
【详解】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的中国。依据表格“巫山,重庆巫山......元谋人,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北京周口,辽宁营口、金牛山人......”,可以看出中国旧石器时代存在着不同的遗址,各有不同的特色,体现出多元并进,且都是在中国境内发现的遗址,未受其他国家的影响,体现了本土特色,
C
项正确;表格中涉及的不仅仅是中原地带,还包括其他地区的遗址,不能得出以中原为核心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中仅涉及了遗址的不同地点,未涉及这些遗址对后来文化的影响,也未涉及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借鉴、兼容,不能得出源远流长、兼容并蓄,排除
B
项;材料仅涉及了不同地区的不同遗址,未涉及具体的文化内容,不能得出其发展具有一体的共性,不能得出一体多元的结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尚书·尧典》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荀子·儒效》记载:“四海之内若一家”;《礼记·中庸》记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些记载反映出中华文明()
A
.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B
.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
C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D
.崇德尚贤的价值追求
【答案】
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指的是从家族社会和睦再到万邦和谐共处;“四海之内若一家”表达了一种天下一家、和谐共处的理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突出了中庸、和谐思想。由此可知,三则材料都强调与他人、与万邦的和谐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文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