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
3
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
分。
1
.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人工智能文学在语言的流畅性、逻辑的连贯性、风格的一致性等方面已有巨大的提升,而情感和创造力上的缺陷已成为各种批评意见的众矢之的。这种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上自荷马史诗下至“潜在文学工坊”的创作都能被看作文学的一种,那么,人工智能文学也需要超出这种文学本质主义之外去考察。
①然而这种观念却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而非永恒不变的本质
②我们往往习而不察地赋予“文学”一词特定的含义和所指
③意味着被奉为典范的是一种基于情感和创造力的文学观念
④即当我们讨论人工智能的创作相比文学有何得失的时候
A.
④②①③
B.
③①④②
C.
④③②①
D.
③④②①
【答案】
D
【解析】
③句“意味着被奉为典范的是一种基于情感和创造力的文学观念”直接承接“这种批评”,解释批评的本质,应为首句。
④句“即当我们讨论人工智能的创作相比文学有何得失的时候”以“即”引出具体讨论场景,进一步说明③句中“文学观念”的应用情境,接于③后。
②句“我们往往习而不察地赋予‘文学’一词特定的含义和所指”揭示讨论背后的默认前提,即人们对“文学”的固有定义,紧承④句的“讨论”。
①句“然而这种观念却是一定社会历史的产物而非永恒不变的本质”以“然而”转折,指出②句中“特定含义”的历史性,呼应后文“超出本质主义”的结论。
综上,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
故选
D
。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连贯的句子之间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排序时要抓住语段中标志性的词语,通常有五类:中心词、代词、关联词、序数词、方位名词。既要认真分析需要排序的句子的句间顺序,更要分析题目中句子的语义特点,只有两头兼顾,前后勾连,才能正确排定句序。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32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论人类创造力的起源
邓晓芒
①我认为,人类创造力的来源问题涉及“人猿之别”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只有人类才真正有创造力,其他的生物只能够服从进化论的法则,几十亿年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被动的产生,又被动的消灭。而人类自从
600
万年以前的直立人以来,就
2024-2025学年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