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库 高一试卷 高一语文上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集体练习+语文+(含参考解析)

期末试卷 安徽省 2024年 2023年 合肥市 格式: DOCX   14页   下载:5507   时间:2024-01-22   浏览:4357   免费试卷
温馨提示:当前试卷最多只能预览 1 页,若试卷总页数超出了 2页,请下载原试卷以浏览全部内容。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集体练习+语文+(含参考解析) 第1页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集体练习+语文+(含参考解析) 第2页
剩余13页未读,下载浏览全部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集体练习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 材料一: 读懂诗歌,一定要读懂那个时代。曹操的《短歌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诗中,曹操在对自己发问,与自己交流。曹操回顾一生,这是一种世事沧桑当中时间流逝的忧伤,是在感慨战乱时代的人才难得,因此他对于人才的延揽是不遗余力的。但是他并没有沉寂下去,《现沧海》《龟虽寿》和《短歌行》都是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写的,一路上充满了艰险。但曹操不因为有忧伤、多难就沉沦,而是认为应该抬起头来做事,把事情做成、拯救苦难。这正是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有壮大的气象、悲悯的情怀、高昂的斗志,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颇为难得。 而到了唐代,风格则大不相同。李白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愉快,通过对三首《行路难》的了解,他活得“不痛快得很”。他不同于社甫把吃饭写得具体,让人感受到一种操劳;他通过食物昂贵与因心情不好不思饮食形成对比,突出了面对诸多歧路,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怨气。这说明了解一首诗,不仅仅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更要了解诗人的遭遇。我们要不断地深入了解更加丰富的李白形象。当然,在更多的时候,李白依然充满了自信,对于江左风流,魏晋风度非常赞许。 提到以东晋和南朝为代表的魏晋风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陶渊明,他的《归园田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于传统的隐士形象。隐士不在于是否逃避到深山老林之中,像范仲淹虽处江 湖之远但他依然忧国忧民,这不是真正的隐士。陶渊明所做的,是逃避了社会,“心远地自偏”。只有在他的人生和观念当中,才能真正地理解感受到那个朴素的时代。 陶渊明在他那个时代不受重视,可是在后世留有美名,苏轼也是其中之一。苏轼并不是林语堂笔下的完美的人,而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但是,他正因为这些缺陷,才变得更加可爱。苏轼是一个有情趣的人,但是我们应当知道,他所面临的贬谪环境,是非常凄凉的,但是面对种种的不幸,他自我解嘲身边的窘境,把生活的俗事当作乐事,始终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豁达 的心胸。 曹操,李白、陶渊明、苏轼,他们都在变化中的世界经历了种种的磨难。这种生活的穷困也困扰着绝大多数的人。古代历史上的文人诗人的艺术造就,完全是跟他们的人生过往联系在一起的。“诗穷而后工”,是质朴的真理。在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面对自己的使命,只有面对困难,才能有所奋斗,制造和创新。我们今天学习的古代文人的坚强和创造的精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节选自康震《古代诗人的人生和艺术》,有删改) 材料二: 文学是生活的产物。诗人的诗歌创作与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中国古代诗人的主体是以政治事业为己任的士人。正是以此为前提,欧阳修提出了 “ 穷而后工 ” 的观点,指出了士人的政治生活与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其《梅圣俞诗集序》曰; “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战!盖世所传计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 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欧阳修此处之所谓“穷”,指古代士人的仕途困顿、政治上不得意的状态。对欧阳修的这段话,人们一般多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理解。这当然是对的,但往往忽视了此处特指的对象,即诗人的社会角色。诗人实际上是士人,或者是官人。一个诗人若想在诗歌创作上达到 “工”的境界,必频与政治体系有密切联系。这是“穷”的前提。也就是说,在人生实践中,诗人必须参与政治,进入仕途。否则,离开政治体系,便无所谓“穷”“达”,诗之“工”之与否就不存在。 在思想上,他们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胸怀崇高的政治理想,并以儒家政治伦理为依归;而且还必须以政治事业为第一生命,以政治业绩为自己的终极的人生价值。即使“自放于山颠水涯之外”,也必须有政治上的“忧思感愤之都积”。否则,胸中没有高昂的政治热情,对政治事功无家国之感,也不可能作出好诗。 要具备以上两点,他们一般具有特殊的政治背景。即按照当时的社会体制,他们具有不可摆脱的政治义务。不仅在道义上,而且在身份上与当时政治事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无论是血缘的还是裙带的,他们与国家政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若可以轻易脱离政治体系,便可能一挫即退而成为乡间野老,就会失去特殊的政治情怀。脱离了政治体系,就脱离了可使人“穷”“达”的环境,所谓“穷而后工”也无从谈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中,所谓政治并非广泛意义上的社会活动,甚至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政治,而是由执政者掌控的政府政治或官场政治。官场以外的政治活动绝无存身之处。也就是说,步入仕途,加入政府为君主服务,是知识分子所能参与的唯一政治活动。其思想感情、人生价值观乃至思维方式,都被囚定于特定的政治模式之上。他们的生活状态只有“穷”“达”两途:在穷达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集体练习+语文+(含参考答案解析)试卷Word文档在线免费下载
专注试题资源,助力高效备考 - 精准试题,为知识测评赋能
未认证用户 查看用户
该试卷于 上传
微信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