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学校
2024-2025
学年高二下学期
4
月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
.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
1900
年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距今
8000
年左右,在长江中游的湖南洪江高庙遗址白陶祭器上面,有一些复杂的组合图案,核心是一种带双翼的
“
飞龙
”
形象,类似的龙形象还见于同时期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辽宁阜新塔尺营子等遗址。这说明,早期文明(
)
A.
多元一体特质明显
B.
蛋壳陶技艺较成熟
C.
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D.
自然崇拜比较盛行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
“
类似的龙形象还见于同时期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辽宁阜新塔尺营子等遗址。这说明,早期文明
”
结合所学可知,
“
多元一体
”
指的是不同地区的文化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的文化元素。题干中提到的
“
飞龙
”
形象在长江中游和西辽河流域同时出现,说明不同地区的早期文明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文化联系或交流,符合
“
多元一体
”
的特征,
A
项正确;题干提到的是
“
白陶祭器
”
,并未提到
“
蛋壳陶
”
,且题干的核心是
“
飞龙
”
形象的文化意义,而非陶器制作技艺,排除
B
项;题干未提及自然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具体影响,而是强调文化图案的相似性,排除
C
项;
“
飞龙
”
形象可能具有宗教或图腾意义,但题干并未明确说明这是
“
自然崇拜
”
,而是强调不同地区文化的共同点,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秦惠文王在位时(公元前
337—
前
311
年),周室之臣游腾对楚王曰:
“
今秦者,虎狼之
国也,兼有吞周之意。
”
楚王答曰:
“
然,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
”
这折射出当时(
)
A.
华夷之辨观念根深蒂固
B.
楚国与秦国的经济差距明显
C.
秦国军事变革卓有成效
D.
周天子的政治影响仍然存在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秦国已完成商鞅变法,军事实力显著增强,周边国家都对其形成了
“
虎狼之师
”
的印象,
(历史试题试卷)河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