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学校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6
月月考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试题卷
、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
4.
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安徽省定远县侯家寨遗址
(
距今约
7000
~
6000
年
)
出土的动物骨骼中,猪骨骼占哺乳动物骨骼的
50%
。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出土猪群的年龄分布和下颌尺寸差异。由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
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B.
农业生产结构已经趋于完备
C.
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
D.
存在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异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
“
出土猪群的年龄分布和下颌尺寸差异
”
可知,出土猪群的年龄明显不同,下颌尺寸也显示不同,结合所学可知,该遗址的时间是新石器时代,家猪饲养已经出现。从材料中饲养的家猪年龄和下颌尺寸不同,反映了当时对猪的驯化结果还未达到相同的规格,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为有限,
C
项正确;
“
已摆脱
”
说法绝对,新石器时代仍有渔猎采集活动,排除
A
项;农业生产结构包括农林牧副渔之间的关系,而新石器时期是原始农业出现,还不能得出农业结构趋向完备,排除
B
项;明显的贫富和等级差异是私有制产生导致的,而材料是指猪的驯化结果,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如《神异经》《十洲记》托名于西汉的东
方朔,《汉武帝故事》托名于东汉的班固;东晋葛洪辑抄后的《西京杂记》仍将作者标注为东汉名士刘歆。这一现象折射出(
)
A.
文学创作彰显托古喻今情怀
B.
文学呈现玄学化和世俗化并存的特点
C.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文学发展
D.
南方社会对中原文化存在一定归属感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
“
东晋小说家多有意识地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
”
并结合所学可知,北人南迁,建立东晋,对中原文化的有归属感,
D
项正确;材料
“
将作品托名于前代贤士
”
,并不是文学创作彰显托古喻今情怀,排除
A
项;材料主旨是
“
东晋小说
【历史】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docx